《柔性集成器件与系统》获首批东南大学微专业项目立项

来源:爱集微 #东南大学#
5956

近日,东南大学教务处公布了首批东南大学微专业项目的立项结果,其中,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吴俊教授申报的柔性集成器件与系统项目获得立项。

微专业是东南大学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突破传统学科专业限制,围绕某个特定学术研究领域、产业发展趋势或者专业核心素养,提炼开设一系列课程的人才培养项目。

据介绍,柔性集成器件与系统以其独特的优势,如可弯曲、可折叠、可拉伸等特性,为人机工效、类人机器人、人机交互等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领域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该微专业的建设基础在于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柔性集成器件与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还包括材料、计算机、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知识和多学科素养的行业领军人才。柔性集成器件与系统微专业共设置6门专业课程和1门校企联合实践课程,以《固体物理与器件》为专业理论基础,并在其后设置了《柔性电子材料概论》、《柔性传感器件与系统》、《柔性电子制造技术》以及《柔性逻辑电路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结合《电子系统设计》和《柔性电子工程实践》,提供产教研深度融合的先进企业实践机会,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微专业知识培育体系,加速推动新一代电子产业研究型和应用型领军人才的培养进程。

柔性集成器件与系统微专业建设将依托柔性集成器件创新团队的学术资源以及校企产教融合基地的实践资源,旨在通过机理、材料、工艺、架构的交叉研究,突破传统冯诺依曼架构的本征局限,实现多模态信息解耦、高效多模态感存算通集成、以及高效频率编解码与人机融合,为后摩尔时代集成器件设计提供创新引领,为人机智能共融系统提供核心器件支撑,并建立人体健康监测、人形机器人感知、人机工效分析、人机协作融合的示范应用。(校对/赵碧莹)


责编: 赵碧莹
来源:爱集微 #东南大学#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