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制造业“创新之花”竞相绽放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制造业#
7110

44款创新药首次在国内获批上市,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向全球发布,手机、PC高端产品基本具备在端侧部署十亿级别参数大模型的能力,折叠屏手机厚度仅为10毫米……今年上半年,医药工业、仪器仪表制造、消费电子等领域喜报频传,涌现出一批惠及国计民生关键领域的创新成果,传递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强劲信号。

创新之花竞相绽放

上半年,生物医药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第一个抗体产品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人纤维蛋白原获批上市。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重组脊髓灰质炎疫苗、人凝血因子Ⅸ、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获批临床。”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汇川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如数家珍。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44款创新药首次在国内获批上市, 27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涵盖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心肺支持辅助系统等多领域。

在仪器仪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

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成功研制了万秒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10-18的锶原子光晶格钟。6月,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闫大鹏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工业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产生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攻克了一批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生产了一批高端仪器仪表产品,能够满足科研、生产和社会各方面的基本需求。

在消费电子领域,高技术制造企业率先“抢跑”,以丰富多样的创新产品引领新型终端升级。

一键形成AI通话摘要、一键生成高质量视频作品、AI大模型计算摄影……小米、vivo、一加、华为、荣耀等手机品牌,纷纷将生成式AI能力“装入”手机,为消费者带来轻量化的大模型体验。目前,我国骨干企业旗下手机、PC高端产品基本具备在端侧部署十亿级别参数大模型的能力。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终端这个万亿级市场竞争中,我国在技术研发、产品化落地等方面均走在全球前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智能科技与ICT产业研究部工程师梁林俊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合力助燃创新火种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向“高“攀登,源于创新体制机制的持续完善。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推动航空、医药、电子等领域的先进设备更新,并提出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项再贷款等保障措施。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已累计建设了30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60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化制造业创新生态基本形成。2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78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引领带动产业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积极参与由政府主导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多渠道多层次争取享受优惠支持政策。”杨汇川透露。

在创新决策、创新模式、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高技术制造企业正在升维。

在山东威海,一艘艘渔船驶入港口。它们被岸边的“渔政核查核录”系统捕捉,只需5分钟即可确认身份、完成核验。其背后,是中国联通子公司联通数科在业内首创的“船脸”识别技术。

走进北京纳通科技集团的展厅,银光闪闪的新型关节产品、个性化植入物,能够实现毫米级精确截骨、智能辅助关节置换的单髁手术机器人,展现着临床医学与现代工程技术日新月异的创新步伐。今年上半年,这家企业的3D打印植骨块、3D打印融合器植入物及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导航系统等创新产品取得了注册证。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董事长赵毅武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为满足临床中的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需求,公司大力发展医学人工智能产品,目前已围绕外科手术智能化设备及系统开发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解决临床痛点。

政产学研用协同联动,不仅加速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创新突围,也推高了“中国智造”。

欧阳劲松指出,增强仪器仪表制造业的高技术创新驱动力,需要“政产学研用金智媒”各方协同参与,在技术创新体系、监督管理体系、行业服务体系、产业生态体系方面全面统筹。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陈渌萍也向记者表示,未来高技术制造业企业还应着力加强研发投入,与上下游企业及高校、研究院所紧密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创新效率与灵活性。

文章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制造业#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