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中的“一代拳王” | 科技老兵戴辉

来源:爱集微 #老兵戴辉#
3.6w

【编者按】本文作者科技老兵戴辉,首发于上观新闻,集微网经授权发布。

对芯片设计行业来说,透过新的消费电子产品、新的晶圆制造制程技术,存在“后发先至”的机会,从而“一炮而红”,成为芯片“一代拳王”。

全球出产的绝大部分芯片都用在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电视、可穿戴等这些消费电子设备上,主要满足的需求是各种娱乐。

改革开放之后这些年,在中国市场做大的海量消费电子产品中,一度辉煌的电子产品有电子表、电话机、学习机(游戏机)、电子字典、VCD/DVD、复读机、MP3/MP4、山寨GSM手机、安卓平板电脑等。

这些电子产品“红极一时”,对应的主芯片成为“一代拳王”。过去几年,中国大陆奇迹般地诞生了上千家新创芯片设计公司,他们也在努力成为“一代拳王”,期待成为“真芯英雄”。

电子表和工研院“一代拳王”

1985年读初二时,我有了一块电子表,是从深圳的中英街带过来的,仅5元。这是我第一次拥有集成电路。我父母之前购买的广州牌和上海牌手表都超过了100元。

中国台湾工研院的电子表芯片可谓是“一代拳王”。1977年,中国台湾工研院引进美国RCA技术,落成了第一座集成电路三英寸示范工厂。多名员工在RCA接受了训练。

第一批产品是电子表的IC,这是中国台湾制造的第一颗集成电路。一位在香港做电子表的台商给了他们10万颗芯片的订单。不到一年,工研院的芯片生产良率超过了RCA,成为了全球电子表芯片的大供应商。

图注:雅田实业有限公司的跳字电钟,是1971年最佳出品比赛冠军。

工研院成为芯片设计训练培训中心,当年会使用电脑芯片设计工具的人不超过100个,都集中在工研院,目标市场基本上都是五花八门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

1980年,工研院出资产成立联华电子(UMC),这是中国台湾第一家半导体厂,历史甚至早过1987年成立的走代工路线的台积电。李国鼎邀请张忠谋来台湾的第一站也是担任工研院院长。

1997年,联华电子决定走专业晶圆代工道路,剥离了芯片设计事业,于是旗下各个芯片设计部门都出去拉杆子创业了,从中诞生联发科MTK、联咏、联阳、智原科技、联笙电子、联杰国际等一批IC设计企业。

1980年代,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有一条芯片试制线,培养出了最早一批用计算机软件来设计芯片的人员,如魏少军、王国裕等人。王国裕于1988年在东南大学出版了《SPICE-II通用电路分析程序使用方法及其应用》,并于1990年底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和同事们一起缔造了全球首颗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这是中国人的非凡贡献。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简称“上海工研院”)成立于2013年。2017年9月,旗下的“超越摩尔”8英寸研发中试线投入运营,成为国内首条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中试线,和沪上高校有深入合作。

游戏机及背后的CPU

1974年,从摩托罗拉出走的研发人员Chuck Peddle和Bill Mensch等人在MOS科技开发MOS 6502这颗8位微处理器。当时的MOS公司成立于仅仅五年,有一家小型晶圆厂,最初为德州仪器设计计算器芯片并为雅达利制造游戏街机。

无独有偶,INTEL的CPU起家是在1971年用于计算器。

图注:1984年产三洋计算器,唐建兴收藏

1975年下半年,6502开始发售,售价25美元,价格只有摩托罗拉6800和英特尔8080(卖150美元)的六分之一。随后,人们意识到这是一场革命。低廉的价格和更好的性能使得6502在CPU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久之后,MOS科技出售给Commodore公司,采用了开放授权的方式让其他厂家生产该芯片。

图注:随Chuck Peddle离开摩托罗拉,加入MOS的工程师们

1976 年,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一起,基于 6502 这颗芯片开发了 Apple I,一年之后,他们又推出了经过改进的 Apple II,同样搭载这颗 6502。同一时期不少家庭电脑也采用了这颗芯片。

1981年,在成功推出街机版《大金刚》之后,山内溥委任上村雅之设计任天堂第三代家用游戏主机FC,基于MOS 6502进行设计。得到MOS授权的兼容芯片理光RP2A03G成为了主CPU。

1983年7月15日,历史上第一台获得巨大成功的游戏机诞生,名为“Family Computer”。马里奥、魂斗罗等五花八门的游戏诞生,很多玩家就是从玩FC开始接触游戏机的,任天堂仅是FC机的主机的发售收入就超过全美国的电视台的收入总和。

图注:任天堂游戏机有昵称“红白机”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也紧跟世界潮流,研发家庭电脑和游戏机。

1981年底由北京第一轻工业研究所研制成功型号为YQ-1型的我国第一台自行生产的游戏机,用电视机做显示器。1982年这种游戏机通过技术鉴定后小批量投放市场。YQ-1型属于第一世代的游戏机,以美国通用仪器公司的AY-3-8500为芯片。这个机器影响很小。

为了加速我国计算机普及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多个部委组织,清华大学主持联合设计,中华学习机于1986年研发成功,走的是Apple II技术路线,有十几家工厂生产,大量发货时采用的CPU是MOS 6502的兼容芯片(应该是联电UA6527)。这个机器有一定影响。

1993年,位于广东中山市的小霸王公司推出第一代学习机,看上去是一个标准AT布局的键盘,但其在键盘卡槽中可插入不同的学习卡,能够学习中英文打字、英语、使用计算器等,也可支持BASIC语言编程,短短几行代码就能在屏幕上显示超级玛丽和蘑菇并输出音乐。更神奇的是可以“打着学习的幌子玩游戏”,坊间就可以购买到各种游戏卡,有游戏汉化之后的八合一、六十四合一的游戏卡等。成龙曾经代言过小霸王:“想当年我是用拳头来打天下,如今这电脑时代,我儿子要用小霸王来打天下。”

小霸王学习机实际上融PC和游戏机的理念于一体,迅速壮大,类似的所谓“学习机”层出不穷、大同小异。随即,走教育理念的中华学习机无奈退出江湖。

南方的这些“学习机”采用了中国台湾联电UA6527(兼容6502)芯片与UA6538,不仅可以学习BASIC编程、打字,还可以玩游戏。

联电向各色“小霸王”们提供了以MOS 6502内核为基础打造的游戏机主芯片,一说是3000万颗,是名副其实的“一代拳王”。实际上,联电还为全球各地市场的游戏机产业提供了CPU,如俄罗斯市场的Dendy。

1995年,段永平带领着陈明永、沈炜和金志江等人离开了小霸王,在东莞创立步步高,开始了传奇故事。1997年,我的乡党刘立荣离开了小霸王来到了东莞金正进入VCD行业,2002年创立金立手机,则演绎了悲情故事。

在西方,专用游戏机市场一直持续到今天,如Xbox、PS2、WII等。深圳的周耕告诉我,他们一直在制造(ODM)游戏掌机。亚马逊中几十美元的掌机就可以玩很多游戏。

千禧年前后,电子词典风靡于国内校园。虽主打教育,巴掌大小的躯壳下却也隐藏着鲜为家长所知的游戏功能,在主机游戏尚未解禁的当时,不少中国的孩子将电子词典视作游戏机,他们当着父母的面下载学习软件,私底下与同学结伴去学校附近的门店,排着队下载最新发布的游戏。

好记星、快译通、步步高、文曲星等一众品牌在商场的玻璃柜里争相闪着银光,机器内置的游戏也成了他们竞争的筹码。

1993年,中国台湾商人周至元创办了北京金远见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文曲星是旗下一系列电子词典产品的品牌。采用的处理器也是上述兼容MOS6502的联电CPU。

1995年10月,第一款文曲星产品CC100型号上市,外观类似一个小巧的卡片式计算器,大小和普通银行卡差不多。仅具有英汉词典,时间日期等功能,但因其具有便携、翻译功能便利等优点,在市场上大受好评。

图注:文曲星第一款电子字典CC100

在20多年间,文曲星共推出100多款产品型号,新产品上也陆续加入了语音发声、GVBASIC语言编程、彩色屏幕等功能。2003年,文曲星系列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000万台。

文曲星不仅是用来查单词的,不少同学就把它当成一台掌上游戏机,而且不仅是玩贪吃蛇、华容道和俄罗斯方块那种益智小游戏,还有文曲星独家推出的武侠RPG:英雄坛说系列游戏、神州、魔塔、仙境奇缘等。2000年,CC800型号上市,支持GVBASIC语言编程并能直接在机器上运行。产品内置用GVBASIC编写的游戏《GMUD之英雄坛说》,主打自由度和重玩价值,助力文曲星进入了自己的巅峰期。青春少年为此痴狂。这是一款划时代意义的机器,意味着国产游戏的辉煌时代到来。

图注:游戏《英雄坛说》

步步高和文曲星两家厂商大力鼓励开发者开发更多能在自家电子词典上运行的游戏。步步高电子字典上的《伏魔记》游戏用足够长的完整的线性的剧情填充大家的课余时间,后又有了《金庸群侠传》《三国霸业》《侠客行》等中国文化风游戏。

当前,国内的游戏内容创作在手游、页游、端游上全面发力,上海出品的《原神》(GENSHIN)二次元游戏享誉全球!

VCD /DVD播放器和联发科的大发展

1、VCD在中国市场诞生,战胜了录像机和LD

1992-1994年左右,家庭影音产业的三条技术路线都在中国市场激烈角力,争夺用户。1993年中国市场上组合音响的销售量是142万台,录像机的销售量是170余万台,LD影碟机100 万台,CD激光唱机是160余万台。VCD刚诞生。

1992年,邓小平南巡深圳,去先科激光公司参观。先科引进了荷兰飞利浦公司的先进生产技术,是当时我国惟一的生产激光唱片(CD,年产500万张)、激光视盘(LD,年产150万张)、激光视盘播放机和激光唱盘播放机(年产各5万台)的公司。

图注:美国主持人提到激光视盘(LD)技术最终输给了DVD

1992年,美籍华人孙燕生创立的美国C-CUBE公司推出了图像解压缩芯片,实现MPEG-1硬解码,实现了对视频数据的压缩。孙燕生1981年起先后创办了Weitek、C-Cube和DVS等多家硅谷非常知名的多媒体技术公司,被DVD Forum授予唯一终身成就奖和被称为“MPEG之父”。

1993年,VCD的标准由索尼、飞利浦、JVC、松下等电器生产厂商制定,盘片直径和CD一样,都是5英寸流通很方便,可以播放74分钟全屏幕、全动态的影像和立体声音乐,采用了MPEG-1视频压缩标准。一部电影有两张碟,通常一个半小时的片长再加上花絮和预告片。

VCD标准的光碟走入大街小巷,用于台式机的电影卡和独立播放的VCD机也应运而生。录像厅铺满更多大街小巷,带来很多欢乐记忆:老板,换碟!

1993年,来自中国安徽的姜万勐与C-CUBE创始人孙燕生合作,共同投资1700万美元,成立了万燕公司,后在合肥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商用VCD影碟机,采用了C-CUBE的解码芯片和类似CD播放机的机芯,做成了像录像机/LD机/CD机那样的家电,两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为“万燕”,并在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展上亮相。姜万勐认为,这是20世纪消费电子领域里中国可能领先的唯一机会。

第一个推出商用VCD机的为什么不是日本?当时,西方国家的录像机已经广泛普及到家庭,日本就是最大的供应商,录像带的租赁事业也非常发达。从利益上看,日本厂商希望中国继续走录像机路线。从技术上看,相比录像带,VCD对质量的改善有限,在西方国家难以推广。

众多国产品牌纷纷涌向市场,中国市场“井喷”。走LD路线的先科也调转枪口杀入VCD战团。技术差别不大,都用飞利浦的激光头(和CD/LD差不多)来读取光盘信息。新科、爱多、金正、步步高、先科、万利达、东鹏等数百家家电子厂商先后上马VCD,乃至于后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焦点访谈》栏目等黄金广告时段一度被VCD挤爆。

中国的VCD市场销量从1995年的60万台猛增至1996年的600多万台,1997年销售达到1000万台,几乎都是国产品牌。在家里看VCD取代录像厅,成为逃避压力的好办法。那些年我们实在是阅尽群碟啊。

1996年我在广州,正值爱多VCD通过在中央台高价投放广告而异军突起的时候,成龙代言的巨幅广告高高竖起。眼见着他起高楼,又眼见着他楼塌了(1999年)。

与此同时,PC机经历了从硬解码到软解码的时代。1996年全国多媒体会议在中山大学进行,英特尔的人告诉我,以后电脑再也不需要电影卡了!1996年底,英特尔发布了多能奔腾(Pentium MMX),就可以直接用CPU处理音视频编解码了。于是电影卡跟汉卡一样,都被英特尔的CPU给鲸吞了。甚至一些VCD播放器上也可以玩游戏!

生产CD/LD/VCD/DVD的知名企业深圳先科孵化了深圳最早的独立芯片公司——1993年成立的深圳先科机电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并成为国家集成电路908和909工程配套的设计企业。DVD产业衰落后,深圳先科破产,该芯片公司遂改制成为深圳国微,衍生出多家芯片公司。

2、接班者DVD助推宝岛联发科获得成功

1995年9月14日,东芝、索尼两大巨头经过激烈的博弈后,统一了DVD的规格,其中采用了MPEG-2音视频压缩国际标准。从1994年下半年提出DVD的规格,到1996年年初DVD样机的出现,前后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其发展速度可谓非常之快。

国内也曾提出自己的标准SVCD(超级VCD)作为VCD的升级,但最终不敌DVD。我父母还买过一台兼容VCD和SVCD的影碟机。

DVD在中国大发展,是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2001年9月,正值中国加入WTO之际,新科电子推出了一款售价仅798元的单碟DVD机,引爆了中国DVD市场。2002年,中国DVD产量达到了3500万台。主要品牌是新科、先科、金正、厦新、步步高、万利达、华录、杰科等几家内资,以及飞利浦、先锋、松下、雅马哈等国际品牌。

消费者疯狂追捧,巨大的产业引来众多芯片玩家。C-cube和ESS两家硅谷公司在VCD上大赚特赚,因此后续率先研发出了DVD编解码芯片。

不过,来自宝岛台湾的联发科异军突起,一度达到超过70%的市场份额。1997年,蔡明介与他带领的多媒体芯片设计部门脱离联电,成立了联发科(MediaTek)。联发科以“三流价格、一流质量”,成功在电脑光驱芯片、电脑CD-RW芯片市场上找到了生存之道,这些都是PC的外设。

联发科伴随着大陆的DVD机产业,迅速成长了起来。联发科DVD单芯片解决方案集成了模拟信号前端处理、光盘伺服控制、音视频解码、CPU等,成为了一颗系统级芯片(SoC),整机成本因此大大下降。做SoC的并不止一家,所以联发科还提供系统软件以形成软硬件整体解决(turnkey solution)方案以超越对手,在2003年前后曾在内地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70%。

千万珠三角山寨厂商是代表中国市场力量的蚂蚁雄兵。颇值得一提的是,联发科尽管脱胎于联电,但却是和台积电是战略合作伙伴。

DVD的专利费是个热点话题,缴纳的知识产权费用达到每台几个美元。出现过成货柜的DVD机因缺交专利费而在外国海关扣留的情况。

2005年之后,各大芯片公司价格跳水对抗联发科,DVD价格也加速下滑,美国出了个奇葩企业APEX。这个华人创业的DVD品牌全部采用中国制造,在美国的大超市像家用百货一样销售,价格一路下降,从100多美元到50多美元,2008年最低只有30美元,只相当于三张碟片钱。顾客在沃尔玛买肉买菜时,就随手拿一台DVD放在购物车上。APEX一跃成为美国销量最大的DVD品牌。

联发科一号陆干杨承晋介绍,步步高DVD最初用联发科芯片的用量不大,但是技术水平高,有创新,所以联发科也很耐心地陪着玩。

2002年,DVD新一代技术标准启动,HD-DVD和蓝光(blu-ray)两个路线,经历了漫长的激烈博弈,在2007年达到高潮。2008年,东芝宣布停止HD-DVD的推广,蓝光也终于成功走入了我们的视野,发展到今天,4K的超高清UHD blu-ray也走入市场,采用H.265编码。

不过,随之数字电影院、数字电视、机顶盒和网络视频普及,门外来了野蛮人!蓝光阵营未像DVD时代那样火爆。联发科在蓝光芯片上投入巨大,也没怎么赚到钱。

目前,蓝光DVD在国内难以看到,但是在海外还有一定的长尾市场,最大的供应商是深圳爱商科技,其蓝光DVD机芯在全球贴牌销售。

电话机和深圳天讯龙、汇顶科技

1970年代,香港的电话机产业发展,远销欧美发达国家。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广东的电话机产业随之迅猛发展。

普通电话机可以不需要芯片,主叫识别电话机需要采用MCU(含LCD驱动)以及FSK/DTMF解码器芯片。早期的供应商有美日韩系(爱普生、飞思卡尔、东芝、三星等),台系(义隆EMC、凌阳等),后来义隆的份额比较大。

深圳涌现了嵌入式软件开发和方案设计公司,如天讯龙和成电(汇顶科技前身)。以天讯龙为例,其研发的软件代码实现了电话机的单芯片解决方案。在晶圆厂(如华晶)通过掩膜(MASK)的方式写到MCU内置的存储器(ROM)里,便形成了具有来电显示电话机功能的芯片。

珠三角因此涌现了上百家白牌电话机公司,并成为了白牌手机(山寨机)的前身。国产电话机发展到具有很多功能:支持多达八种不同语言的语音报号、和弦音乐铃声、真人原唱(录铃声如“爸爸,来电话啦”)、动画图案、时钟和闹钟报时、计算器、万年历和电子台历、智能省电、锁长途和全锁、自动IP、彩灯、电子号码簿等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功能。电话机造型也丰富多彩,不再是“千机一面”。

实际上,除了电话机芯片之外,本文讲述的复读机主控芯片、MP3主控芯片,智能手机的触控芯片,额温枪的主控芯片都是基于MCU发展而来的。

复读机“单曲循环”和福州瑞芯微

1990年我去南京读大学,在新街口百货买了一台京华磁带“随身听”,本意是学英语,结果都听歌去了。

1、复读机发明者放弃专利

复读机由中国机电专家钟道隆少将发明。1979年,钟道隆出访德国和法国,学俄语出身的钟道隆寸步不离翻译。回国后,45岁的他开始自学英语。工作日每天学5到7个小时,礼拜天学14小时英语,用学京剧的方法,一句句地反复听英语,14个月听坏了17部收录机,翻坏了两部字典,终于学有所成,并且创造“英语学习逆向法”。数年后,钟道隆再次出国,成为中国代表团的正式翻译。

1991年春天,经过自掏腰包报废了无数台机器后,钟道隆完成“语言学习机”。1991年7月29日,57岁的钟道隆向江苏专利局申请“电子式言语学习机电脑语言学习机”专利。复读机在“随身听”的基础上,增加了微处理芯片、数字存储芯片,实现了对一段声音的“无限循环”听。他在《外语电化教学》杂志上发布了复读机的工作原理,放弃了个人的专利所有权,以方便复读机技术的推广。

在CCTV《实话实说》节目中钟道隆对崔永元说:“如果不放弃,就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栽桃育李之心溢于言表,高风亮节实属难能可贵。

2、复读机产业走向辉煌

1996年-1997年,上海永华复读机,深圳教育企业公司的“教育之星”语言电脑复读机,深圳奥晶公司的“神奇鹦鹉”复读机。这还是试用阶段。因为我这个时期在中山大学读研究生,正在猛练口语,我也看到了神奇鹦鹉的广告。

自1999年国家教委正式宣布:今后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外语教学和考试将侧重于学生的口语、听力综合水平后,复读机市场被国家政策迅速孵化为一个容量上千万台的成熟市场。据统计,中国市场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复读机的销量分别为50万台、300万台和800万台,2001年复读机的销量超过1000万台,2002年达到1300万台,2003年将增加到1500万台。2005年开始迅速衰落。

1998年:步步高推出第一款复读机BK680,第二年BK898。

2002年暑期,步步高推出了以五级变速复读为核心功能的“变速王”系列复读机、引领了复读机行业的一次技术革命,去年又推出功能更为强大和完善的“全能变速王”系列复读机,再一次成为复读机行业技术发展的排头兵,众多二、三流品牌也都相继跟风推出类似功能的机型。一年间,“全能变速王”已经成为了新一代复读机的代名词。

步步高、智能达、索科、金正、万信等厂家开始价格大战。众多复读机厂家纷纷砸钱邀请明星代言。周星驰代言步步高、李亚鹏代言万信、赵薇代言爱得乐,甚至连米卢都参与进来代言起了金正。

复读机大多支持120 秒的复读,后来普遍升级到了240 秒,差不多就是一首歌的长度。

2002年:国内复读机销量1300万台,全国复读机厂商超过200多家。

3、瑞芯微从复读机进入市场

1994年初夏,励民邀请到福联科技同事浙大师弟黄旭,两人筹集到10万元,共同发起成立了福州市瑞科电子有限公司,经营目标锁定为电话答录机。

2001年瑞芯微12个人开始做复读机的方案,写嵌入式软件(汇编)灌入MCU上,并获得了为步步高服务的机会。当年同样做复读机方案并参与了竞争的郭扬告诉我,浙大校友关系是瑞芯微和步步高合作成功的最重要原因,王宏杰和当时在步步高的贺向阳两位浙大校友也在中间做了不少工作。

2002年,结合步步高的需求,瑞芯微做了“变速不变调”的方案,并通过在MCU的掩码(MASK)做成芯片而出货了400万片,瑞芯微一年之内就赚到了数千万的净利润,净利率高达60%,而当时公司只有不过13个人。一举超越台湾芯片设计公司排名第四的凌阳科技(Sunplus),取得语言复读机主控芯片市场占用率第一。

2003年,瑞芯微完成了一片8bit MCU(3 Stage Pipeline MCU)芯片的研发工作,采用8英寸0.35微米数模混合工艺制程,开始从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方案公司转型成为芯片设计公司。全盛时期,瑞芯微这款复读机芯片的市场占比达到了80%。

MP3/MP4和珠海矩力

MP3是音频的压缩标准,上面提到的 VCD采用的是MPEG-1音视频压缩标准,对应的音频就是MP3了。

1987 年,德国的 Fraunhofer IIS 开始 音乐压缩格式的开发,他们花了 4 年时间,来进行算法改进和音质提升,终于在 1993 年开发出这个在当时非常先进的 有损压缩音频格式,并确定了扩展名 .mp3。

于是MP3一度红遍全球,基于磁带和CD的WALKMAN就逐渐式微了。

1998年,韩国人MOON搞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的MP3播放器--MPMan F10,采用了当时还极为昂贵的闪存。

1999年5月,深圳朗科科技公司成立,推出了“U盘”以替代软盘,体积轻便只有钥匙大小,不需要任何驱动,这一产品推出,直接把当时市场所有的存储工具吊打了一番。研发过程之中,他们就是从MP3之中拆取闪存芯片的。毁掉了无数MP3之后,造出了容量为8MB的U盘。

2000年1月,音频硬件领域的老大哥创新(新加坡沈望傅,声霸卡发明者)推出了世界第一台硬盘MP3——NOMAD Jukebox,采用了2.5英寸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相当于100多张CD的MP3音乐。

苹果公司是靠MP3重回王者地位的。第一代 iPod 于 2001 年 10 月推出,拥有 5GB 存储空间的1.8英寸微硬盘驱动器可以存储 1000 首歌曲。平均一个MP3文件5MB,售价 399 美元。

美国矽玛特Sigmatel是苹果iPod数码播放器的主控供应商。

微硬盘曾被认为是一个发展方向,但闪存发展太快了。因为摩尔定律是有效的,大概每18-24个月,芯片的性能会提高一倍(即更多的晶体管使其更快),但价格不变。2005年开始,苹果的iPOD全面转向采用三星的闪存芯片而不再使用微硬盘。

国产品牌的MP3在2001年这个时间点进入市场。在珠江三角洲,不少的厂家投入,以低廉的价格出现在市场上。

矩力在“中国MP3之父”赵广民带领下,一度占领全球MP3的50%以上主控市场,主要服务中低端市场。

2001年,珠海亚力全班人马转移到注册于开曼群岛的珠海炬力,作为共同创办人之一,赵广民任公司总经理,并和团队成员一起共同持有少量的股份。2003年有深圳京华电子、中山科艺电子、深圳朗科、深圳世纪东唐和深圳鸿天泰等少数MP3厂商采用炬力的芯片,每个月也就是几千片的出货量,到2004年第二季度,炬力MP3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100万片,2005年第一季度突破1,000万片,2006年第三季度突破1亿片。

这是中国大陆IC设计公司第一次在全球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确立、掌握并大规模提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产品,中国大陆也成为了全球MP3产品的主要输出基地。

2005年底,瑞芯微研发出MP3芯片样品。2006年入场,和炬力、韩国Telechips、凌阳Sunplus、飞利浦等公司来同台竞技。

MP3真的很火。我从肯尼亚回国,邻座是黑人兄弟,就是来中国采购MP3再倒腾回国的。还有几个阿根廷的朋友告诉我他家族在阿根廷建立了一个品牌,他在深圳蹲点采购MP3和音响产品。

越来越多手机集成MP3功能之后,MP3就到了生命末期了。华强北的山寨机大量带有音乐播放功能,小街小巷里,很多小摊可以帮助拷贝大量的歌曲。XpressMusic是诺基亚于2006年推出的音乐手机品牌。

MP4带了一个小屏幕,可以放音乐视频MTV,我也买了一个。广州安凯微一直在做AP(多媒体应用处理器),进入了这个市场。

车载的MP3播放器至今广泛用在汽车上,歌曲通过车载FM收音机播放出来。

山寨手机带来众多“一代拳王”,上海崛起!

2006年开始,山寨GSM手机爆发,衍生出了好几个“一代拳王”,比如泰景(硅谷)的手机模拟电视芯片、锐迪科的FM收音机芯片和GSM PA(功放)、展讯的基带芯片、安凯微的AP(应用处理器)、格科微的30万像素CMOS、艾为的音频功放芯片和多卡多待芯片等。值得一提的是,ODM厂家(华勤等)在导入国产芯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际上,“山寨之王”联发科在为山寨GSM手机提供主芯片而成为”当红炸子鸡”之后,高通在3G智能手机上推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联发科一度陷入低潮,几经努力才走出泥沼。

在2004-2005年,通信业界都认为3G会干掉2G,就像2G的GSM风卷残云干掉1G大哥大一样。却没想到价格低廉的GSM充分满足了全球老百姓的通话、照相、音乐需求,GSM三十载,中国科技推动全人类文明大发展。

安卓平板电脑

年轻时,我也热爱数码,我买过PDA,当时有句话叫“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我也买了上网本(NETBOOK),还专门去了一趟香港旺角花园街的电子市场。这两个产品我都没有怎么多用就扔一边了。

2010年1月,苹果发布iPad,开创了平板电脑潮流。尽管生产地就在我家边上,但我还是不得不费尽心思从大洋彼岸搞来一台。惊奇的事情来了,家里才一岁的孩子和七十岁的老娘,都可以无师自通,熟练地操作平板电脑,划来划去玩游戏。

苹果iPad引领潮流之后,Android产业链紧随其后大发展。平板电脑一度是深圳中小制造企业继MP3/MP4、山寨手机之后找到的一个香饽饽。后装的汽车导航仪曾经是一个普及性产品,硬件往往采用的是基于电阻屏、裁剪LINUX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产品。

我曾参观深圳京华电子的产线,其平板出货量就一度很大。2012年,平板电脑达到了高潮,2014年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而迅速下滑。

珠海的全志、福州的瑞芯微、联发科(晨星)、晶晨等公司也不甘示弱。超高性价比的本土芯片,让中国平板电脑市场迅速上量。

在学习上,平板是个好产品,美名其曰“学习电脑”。步步高、文曲星、诺亚舟三家比较有名。曾任泰国首相的英拉提出的“每个学生一个电脑”就是从中国采购的平板电脑。

平板还演绎出了智能早教机、儿童机器人、陪护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坊间有传说:所谓机器人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平板。

苹果2007年重新定义的智能手机本质上是美中联合创造,正如在上海临港设立超级工厂的特斯拉。

智能手机的很多功能是中国手机厂家发展起来的,比如智能手机的全面屏、快充、多摄和AI美容、多卡多待等特性都需要芯片支持,小视频是4G杀手应用,以及5G手机。智能手机融合了很多功能,很多新的智能硬件在中国做大,如智能家居IoT;可穿戴产品如智能手表/手环/TWS耳机、游戏手机、汽车智能座舱等。

中国在消费电子整机的设计和制造上已经有了很强的能力,并带动了芯片的发展。我们守住电子产业,不自乱阵脚,就不会过分担心被“绕过去”。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老兵戴辉#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