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宁熔融博物馆,看熔融下拉制程发展史

来源:爱集微 #康宁#
1w

近日,康宁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GLW)亮相2024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DIC 2024),并将“康宁熔融博物馆”带到现场,首次以新颖的艺术展陈为与会观众打造沉浸式的创新展示空间,与观众一同探寻康宁专利熔融下拉制程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康宁熔融下拉制程的故事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康宁的科学家们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捕捉到了平板玻璃市场的巨大潜力。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康宁团队于1964年成功发明了熔融下拉制程。该技术通过重力作用使玻璃在空中成型,从而实现了玻璃在生产过程中不接触空气以外的物质,无需额外抛光。这一革命性的工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显著提升了玻璃的质量。

此次展会上的康宁熔融博物馆,通过多媒体和多样化的展陈形式,生动展示了从初代到最新一代玻璃基板的演变过程。展品包括最初的专利图纸、玻璃原材料石英砂、现代先进制造设备和高温作业保护装备等,全面呈现了熔融下拉制程的前世今生。观众不仅能亲眼看到这些珍贵的展品,还能通过互动展示了解熔融下拉制程所生产的玻璃究竟可以有多薄、多大、多平整。

康宁显示科技中国总裁兼总经理曾崇凯先生在展会期间表示:“熔融下拉制程历经研发、问世和精进,持续享誉业界,这背后是康宁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多年的孜孜探索和不倦创新。我们期待携手产业伙伴,以创新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共同保护知识产权的创新果实,让我们不断改善人类生活的坚持持续闪耀、点亮未来。”

康宁显示科技中国总裁兼总经理曾崇凯

展会现场,康宁特别展示了其10.5代玻璃工厂的模型,吸引了大量关注。10.5代玻璃由于其巨大的尺寸(如3米×3米),无法通过常规运输方式进行运送。因此,康宁在中国大陆与客户毗邻而建了合肥、武汉和广州的10.5代工厂,通过空中连廊直接将生产好的玻璃运送至客户的生产线上。这种贴近客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成本。

康宁还展示了最新的智慧制造技术,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生产和检测流程。通过激光检测等高精度技术,康宁确保了每片玻璃的质量,同时也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应用,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

此次展台设计还特别关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康宁不仅在玻璃生产过程中追求节能减排,本次展台的大部分装饰材料也都将被回收利用。这种对环境友好的做法,体现了康宁公司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对康宁的创新展示给予了高度评价:“康宁今年以熔融博物馆惊艳亮相,将材料科学与艺术美学生动结合,让人印象深刻。显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来自全球同行和产业链上下游同仁的齐心协力。我们很高兴能与康宁一直保持深度的合作,期待康宁在持续创新、收获佳绩的同时,继续深化与本土产业伙伴的合作,携手产业伙伴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应用创新,赋能中国显示产业蓬勃发展。”

通过本次展会,康宁不仅展示了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和创新实力,也进一步加深了与中国显示产业的紧密联系。康宁发言人表示,未来康宁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显示科技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责编: Lau
来源:爱集微 #康宁#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