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达董事长彭双浪精耕“细碎市场”,再造台湾面板业新价值

来源:财讯 #友达#
6686

根据《财讯》双周刊报导,20年前,汤玛斯.佛里曼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解析了21世纪全球化的过程;如今,这个水平线正渐渐被打破。在面板产业上,友达董事长彭双浪也正带领团队转型,精耕每一块“细碎”的市场。

《世界是平的》描述了全球产业如何走向水平分工,让消费者享受到低价、低通膨的产品。但彭双浪认为,受到疫情、战争以及地缘政治等影响,长链已经行不通了,友达绝对不适合再生产标准大量化的粗放型产品,而要转向掌握细碎的市场。

台湾面板产业饱受中国、韩国同业竞争的故事,已是市场上耳熟能详的话题。今年开始,将会有不一样的故事出现。今年4月底,走进热闹的Touch Taiwan展,友达的摊位上,已看不到超巨大而华丽的无缝拼接显示器,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拥有各种车用面板的展示车。

“2025年,友达将不再只是一家面板公司,而是一家显示器系统整合商。”彭双浪重新定位公司的方向。2018年,彭双浪首次提出价值转型的诉求,2020年再定调为双轴转型,也就是“Go Premium、Go vertical”(追求高附加价值、深化垂直整合应用)。

2012年,友达累积亏损千亿元之际,彭双浪临危受命出任友达总经理,2015年升任董事长。20多年来,他从管理工厂负责制造生产,变成制定营运策略的领导者,带领友达走出不一样的路。一位友达供应商的总经理观察,彭双浪以身作则带着同事一起改变,不仅很早就发展出软硬体整合的核心能力,认知无法在OLED技术竞争之后,更决定全心放眼下一世代的显示技术。

临危接重担 坚持创新技术之路

《财讯》双周刊指出,彭双浪启动的双轴转型当中,备受关注的即为MicroLED技术。友达于2012年正式投入MicroLED研发,负责的团队评估之后,乐观认为2016年即可量产;只是没想到这段路走的速度比预期还要慢,也比预期的更加崎岖。

“真正转型的最好时间点是在谷底的时候,但在谷底时却又会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彭双浪坦言,创新技术能否成功变成产品,真的充满未知数,创新技术的投入是一条很寂寞的路。

彭双浪以美国康宁最热卖的强化型大猩猩玻璃Gorilla为例,康宁成功研发出该产品时却乏人问津,直到十年后苹果创办人贾伯斯为了iPod,正找寻一款耐摔的玻璃时,才让这项产品重见天日,更成为康宁史上最热卖的玻璃。

“现在车厂直接跟我们谈显示技术,每一款车子的显示器产品都客制化。”彭双浪指出,友达在MicroLED布局上千个专利,以既有技术路线证明MicroLED能走向商用化,也承诺供应链每两年降低MicroLED模组一半成本的目标;预期十年之后,MicroLED将大量普及应用在车用显示器上。

今年4月开始,友达并购德商BHTC案已完成交割,并开始认列营收。BHTC年营收规模约两百亿元台币,占友达年营收比重近一成;BHTC加入后,友达来自车用营收比重将跳到近3成。

《财讯》双周刊分析,3年前,彭双浪新增“聪明投资”的营运策略,即希望以投资或并购等方式建构生态圈。在他的掌舵之下,友达逐渐打造出全新的面貌,如何能成功翻转外界对于面板厂的刻板印象,还是要让数字来说话。

责编: 爱集微
来源:财讯 #友达#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