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上新冲击80万辆年目标:A股超118家供应商大盘点

来源:爱集微 #理想汽车# #产业链# #概念股#
4.6w

集微网消息,3月1日下午,理想汽车重磅发布首款支持5C超充的纯电MPV理想MEGA,该车标配5C超充电池、电动四驱、激光雷达、智能驾驶等100+项超旗舰配置,售价为55.98万元。理想汽车同时迭代2024款理想L系列车型,L7 31.98万元起、L8 33.98万元起、L9 42.98万元起,除L9最低价款略有降价外,其他均维持原价,且升级了大容量电池、舒适座椅、智驾空间等数十项配置。

同样的价格,全新的配置,打造更舒适的驾乘体验,面向2024年,理想汽车计划再发布L6等4款车型,预计到今年年底形成包含4款增程、4款纯电,共8款车型的产品矩阵,带动理想汽车冲击年度80万辆新目标,与供应链一起,斩获更大的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数日前,理想汽车披露的2023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全年实现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173.5%;净利润为118.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造车新势力,也是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年度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受该利好消息驱动,理想汽车港股股价于2月27日收盘大涨25.45%至175.5港元/股,捷众科技、海泰科、满坤科技、正强股份、三联锻造等多家供应商股价也受益涨停。截至3月1日收盘,理想汽车港股市值已达3569亿港元。

事实上,作为一家从汽车媒体跨界实体造车的新势力,理想汽车手握大量优质供应链资源,并以其精准的产品定位实现市场突围,伴随其销量增长,未来仍将有大量供应链企业受益。当然,新形势下,理想也面临新的挑战,3月1日,理想汽车携新车全新出发,A股供应商将会如何助力理想汽车再创辉煌?

A股概念股超118家,国产化是重头戏

根据各企业披露信息及市场公开数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动力系统、智能网联、车身及照明、内外饰、热管理/音响/安全系统分别至少有23家、24家、39家、15家、8家上市公司有向理想汽车提供各类零部件,另外在仓储物流、智能工厂、车辆检测等领域有9家上市公司提供相关产品及服务,合计A股上市公司中,至少有118家企业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理想汽车。

其中,动力系统领域,统计发现,早期理想汽车的供应商主要有联合电子、欧巴克、采埃孚等国际企业以及东安动力等传统供应商,通过自研,目前其燃油动力领域相关零部件的供应商已转向国内供应链,工控头部企业汇川技术、友商长城汽车子公司等均是其重要供应商。同时,动力电池供应商也由宁德时代扩大至欣旺达以及蜂巢能源(未上市)。

智能网联领域,理想汽车的A股概念股几乎囊括了国内头部公司,德赛西威、中科创达、豪恩汽电、华阳集团、虹软科技、科大讯飞等均是其供应商,组件产品几乎实现了全国产化;智能驾驶核心算法方面,理想汽车除了自研,目前计划与轻舟智航强强联合。不过在芯片等核心器件上,理想仍高度依赖于恩智浦、ST、英伟达、高通、安森美等国际供应商,涉及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芯片平台。

不过,为解决自主可控问题,理想汽车同时对地平线(智驾芯片)、时代电气(功率器件)、新洁能(功率器件)、三安光电(SiC)、苏奥传感等本土供应商给予大力扶持,甚至成立合资公司以掌握核心科技主动权,如与三安合资公司斯科半导体。而在激光雷达领域,本土企业当然不让,禾赛科技等本土企业已成为理想汽车的首选。

车身照明方面,理想汽车也从此前的博世、麦格纳、奥托立夫、海拉等国际Tier 1逐步转向本土供应链,从模具、铝型材、各种车身零部件到车灯、一体化压铸,本土供应链已能提供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支持。

而在汽车内外饰方面,从披露信息看,基本都由本土企业所供应,其中座椅由中外合资公司供货。热管理、音响及安全领域,也基本由本土企业提供支持,理想汽车甚至在音响调教等领域引进优质团队开展自研。

除了零部件供应商,海晨股份、西上海等企业同样为理想汽车提供仓储物流支持,阿尔特也深度参与到相关车型的设计当中,天奇股份、哈工智能等本土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企业也为工厂智能化提供全面支持,另外信测标准、威尔泰还在检测领域为理想汽车赋能。基于理想持续向好发展的前景,还获得利欧股份、联络互动、经纬创投等上市公司及机构的参股/持股加持。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基本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从统计看,几乎所有产品均建立多个供应商库,独供情况极少,避免因单一企业可能存在的经营问题而导致的断供风险。

注:总市值、3日涨幅统计数据截止2月29日上午

继续聚焦高端市场,面临问界挑战

2月26日晚间,理想汽车CEO李想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五年内没有推出20万元以下车型的计划,到2030年占据20万元以上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就可以实现万亿以上的规模。在这一细分市场可以做得更加深入,没有必要做20万元以下的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价格战,理想汽车并没有“随行就市”,自2022年底价格战启动以来,理想汽车相关车型的降价力度并不大,这不仅保证了理想未来的盈利能力,也提升了理想汽车供应链的生存空间。

近期市场统计分析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主流乘用车市场中,成交均价超过30万元的车企只有5家,分别为奔驰、宝马、理想、蔚来、奥迪,2023年成交均价分别为45.6万元、39.8万元、36.9万元、36.1万元、32.3万元,理想已成为30万元以上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不过,随着其他品牌的持续延伸布局,理想开始面临来自友商的竞争压力,其中,有华为加持的问界对理想汽车的挑战最大。

2022年,问界M5上市曾一度导致理想汽车销量暴跌,理想汽车年度业绩由负转正目标也延后至2023年。2023年底,问界又发布问界新M7,该车直接对标理想L系列车型,目前月交付量已突破3万辆,对理想汽车销售构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A股概念股统计中发现,问界与理想的供应链存在较大重合度,如铁流股份、保隆科技、恒勃股份、苏奥传感、博俊科技、德迈仕、浩物股份、鹏翎股份、隆基机械、沪光股份、星宇股份、会通股份、腾龙股份等,均是双方的共同供应商,通过供应链,也让华为对理想有更为深度的了解,从而制定出更为针对性的竞争策略,如对标理想L9的问界M9等。

根据目前问界的月交付量以及理想扭亏为盈的销售体量,预测问界有可能成为继理想之后,全球又一家实现扭亏为盈的新能源车企,且其盈利能力好于同样拥有规模优势的广汽埃安。

理想将如何应对市场的新变化?虽然CEO李想并未给出明确信息,不过迭代更新的2024款系列车型,以及由混合动力延伸至纯电领域的高端产品,或为市场给出答案。

(校对/邓秋贤)

责编: 邓文标
来源:爱集微 #理想汽车# #产业链# #概念股#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