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14nm禁令:看似叠床架屋,实则另有“深意”

来源:爱集微 #台积电# #14nm# #先进封装#
10.4w

(文/武守哲)12月5日,中国台湾“国科会”突然炮制出一份“核心关键技术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技术范围涵盖国防、太空、农业、半导体、资通安全5大领域共22项技术;吹皱两岸半导体行业“一池春水”的,主要有锁定14纳米以下制程IC制造、异构集成封装这两项技术相关表述。

职能的变化,不可不察的“国科会

在距离2023年剩下不到1个月时间的时候,台方这份“清单”的出台看似突然,背后却有着较为清晰的时间逻辑线条,对于长期密切追踪ICT产业与地缘政治联动性的分析师来讲,“14纳米”、“先进封装”被纳入相关表述也并不那么意外。

不妨先梳理以下该“清单”本身的出台流程。

据岛内公开信息显示,此“清单”的出台至少需经过草稿审议、公示、备查三个阶段。由“国科会”炮制、“核心关键技术审议会”审议,送达“行政院”公告,同时送“立法院”备查。

炮制这份清单背后的主要“黑手”之一,中国台湾“国科会”是何种来头?它的历史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1959年(民国48年)。当年“国科会”成立,目的是作为台湾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专责机构,肩负推动岛内整体科技发展、支援学术研究,以及发展科学园区等三大任务。

2014年3月,“国科会”改制为“科技部”,成为岛内行政内阁部委的重要分支。但是在去年,中国台湾“科技部”再次换回到了原来的名字——国科会,存在了8年的“科技部”为何戛然而止,变成了看似降级处理的“国科会”?至少从名称上看,“科技部”应该比“国科会”高大上。背后的推动力,则是岛内的产学研机构共同发现,随着高科技技术演进的加速和地缘政治不确定因素的叠加,原有的科技政策条块化的分割体系难以再适应时代发展。新诞生的“国科会”,和1959年的那个老“国科会”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台湾“行政院”启动“科技部”组织调整,将“科技部”由纵向执行部会转型为横向协调整合之“科学及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并由政务委员兼任,该部门主要负责综合规划、协调、审议及资源分配;科学发展、技术研究与应用计划之综合规划、协调、审议、资源分配及管理考核。

基于此,我们可以了解“14纳米以下制程IC制造、异质整合封装技术”即便是由国科会策划提出,但执行和具体监督还要看其它部门,这就是中国台湾“经济部”。

因此,观察这份清单给两岸半导体行业会具体造成哪些影响,“经济部”的动向应该是我们所要重点观察和监测的。

与其说技术保护,不如说是人才管制

这份清单涉及芯片制造的管治范围被设置为“14纳米”,对此,中国台湾“经济部产发署长”连锦漳接受采访时表示,第一,与国际同步,如美国技术管制也是以14纳米作为基准;第二,中国台湾14纳米以下在全球市占率70%,运用在通讯、AI、车用电子等范围,属于重要关键技术。连锦漳表示,台湾仅台积电具备14纳米以下制程,并且在大陆没有14纳米以下的业务,而且大陆的总营收占其整体营收约10到12%,显见管制规定不会造成台积电商业活动困扰。

台积电营收区域占比,大陆大约占11%左右

可以说,岛内高官的解释,技术管制的门槛保证了姿态做足和市场稳定的平衡,强调此举是与美国去年对华“先进计算和半导体制造的出口管制新规”对齐——去年10月份美国对华实施对先进计算和半导体制造的相关管制的规定的阈值表述确实有明确说明了“非平面晶体管结构16nm或14nm或以下(即FinFET或GAAFET)的逻辑芯片”。

去年美国10月初的这项管制新规特别强调,对目的地为中国的半导体制造“设施”(semiconductor fabrication “facility”)且能制造符合特定标准的集成电路之物项,增加新的许可证要求。由中国实体所有的设施将面临“推定拒绝”政策,而跨国公司所有的设施将基于逐案审查政策决定。

台积电各主要制程的营收占比,14nm及更成熟工艺已非营收主力

所以说,如果台方这项“清单”仅仅把矛头对准台积电,防止高端芯片技术外泄,未免有政策上的叠床架屋之嫌,毕竟,台积电早在一年前就高调表态,将会完全遵循美国对华禁令的指引,合规经营。

因此,集微咨询资深分析师表示,台方炮制的这份“清单”,主要不是14纳米和异构集成先进封装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背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钳制人才流动,并且配合目前岛内波谲云诡的政治局势。

岛内党争的外溢,换届之前的“查漏补缺”

去年5月,中国台湾“立法院”通过所谓“安全法”部分条文修正案,窃取核心关键技术营业秘密,违者最重可处12年有期徒刑,罚金可视不法所得利益加倍;且受政府资助达一定基准的关键技术涉密人员,赴大陆需申请许可。

但是当时对如何界定“关键技术核心”莫衷一是,导致该法迟迟无法生效。这次国科会的“清单”算是给此法做了一个roadmap,加速所谓“安全法”的生效。

长期以来,岛内对于官员离职后去利益相关团体就职的“旋转门”现象就一直很纠结,半导体尖端人才保护机制给了解决“旋转门”现象一个很好的借口和阶梯。

集微咨询资深分析师阐述,这份清单进一步加强了对台积电员工流动性的限制:防止退休的台积电人才被大陆“挖角”,也防止海外的台积电员工借道流入大陆:“这个限制政策到底是长期政策还是短期封锁?眼看台积电在亚利桑那的厂百般受挫,怕人跑了,先来个封锁策略,至少不要流失到对岸去就好,至于人才最后如何洗牌,没有人真的关心企业真正在意的发展及未来。”

集微咨询分析师还特别强调,要关注这则讯息是主动发布还是被动还是问题——它牵扯到美国国内政治变换和岛内大选的宏观政治情况。

国民党“立委”李德维的相关分析很有说服力,他认为去年仓促通过修正“安全法”就是搞政治动作,但如何订施行细则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才会搞了1年多;蔡政府卸任在即,担心此法会被国民党拿来倒打一顿,加上大选将至,因此再度“急出政令”,提出第一波清单。李德维痛批,民进党总是把法律当成装饰、政治工具,为了当下时势就喊修法,通过后就丢在一边,实在令人心寒。

在岛内所谓“正、副总统”直选进入倒计时的阶段,即将卸任的蔡英文执政团队需要为党内同侪铺路架桥,修正“安全法”有可能拿来被国民党做文章,这个潜在政治风险需要被扫除,可以说,这份清单非常“合理”的出现在了12月上旬。

结语:“清单”挡不住大陆给予的“情绪价值”

“国科会”官员表示,考量清单需持续周延以保护产业,后续将配合技术发展,以及美、韩等国家产业发展进程,持续广纳产官学研意见,预计将于3个月后再次审议,提出第2波名单。

蔡英文任期结束差不多还有半年时间,不管明年年初选举结果如何,目前岛内执政团队依然有几个月的弹性空白期操作一些“事情”,所以三个月后的第二波清单将继续给台面上的政治抗衡加戏。

去年7月,张忠谋出席台积电美国新厂机台进厂典礼时,示警“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几乎已死”,全球化需要被重新定义,认为区域安全已凌驾于全球化之上。那么,“清单”的抛出会进一步破坏两岸人才交流体系吗?

集微咨询自身分析师指出:“至于如何扩大解释这个禁令的范围,执政党说了算,对台积电退休者有旋转门条款的人来说,到底有多少人会像梁孟松那一批人的冲劲?现在大陆厂商也在进行向外发展的路径,商业手段千百种,有政策就有对策。”

日前,集微咨询“芯调查”栏目《中国台湾半导体平均薪酬远超大陆,台干“西进”大陆的真相》一文分析了“是什么吸引了中国台湾人才来陆”,在大陆薪酬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对岸部分资深技术专家、高端领军人才愿意来大陆发展,不仅看重大陆的前景和市场,而且还看重“个人成长速度、职业发展与晋升的清晰路径”,岛内市场狭窄,竞争卷曲逼仄,上升空间有限,大陆半导体产业对海外包括中国台湾高端人才吸引的“情绪价值”,是难以被替代和阻止的。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台积电# #14nm# #先进封装#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