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益于物联网、消费电子、医疗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应用领域的蓬勃发展,MCU市场规模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在全球“缺芯潮”叠加国产替代的背景下,国产MCU进入爆发期。
然而,自2022年以来,受到全球经济形势波动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疲软,MCU行业在持续两年的高景气后也进入去库存周期。
在此背景下,绝大多数MCU厂商仍在艰难调整,特别是部分缺货期间出现非理性涨价、大规模囤货的企业,正面临业绩、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危机。而正在冲刺创业板上市的辉芒微不惧市场波动,近年来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远低于同行,并率先实现业绩增长,在2023上半年实现营收2.55亿元,同比增长7.3%,引起了集微网的关注。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下行周期的背景下,只有坚持长期主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半导体企业才能摆脱低迷行情,从价格战的泥潭中脱离出来。辉芒微能够实现逆势增长,恰好展现出公司的业绩韧性和穿越行业周期的生命力。
优质赛道,8位MCU经久不衰
作为现代电子信息社会智能控制的核心部件之一,MCU市场空间广阔,不依赖单一下游行业,也不一味追求特别高精尖的先进制程,且技术含量高,客户粘性强,无疑是一条较为优质的赛道。
在技术更新迭代的驱动下,MCU也从最简单的4位进展到8位、16位、32位甚至是64位,目前市场主流为8位和32位。以中国市场为例,绝大多数MCU市场需求都以8位和32位为主。
在一些简单的控制系统中,8位MCU是性价比最佳的产品,具备稳定、可靠及易维护等特性,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控制、电动玩具、电表、马达控制器、呼叫器、传真机、显示器、键盘及USB等领域。32位MCU则应用于对处理能力需求较高的场景,包括工业设备、安全防护、汽车电子、物联网、通信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8位和32位MCU相互间并不存在直接的替代关系,而是基于功能和成本等特点,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各具优势,更好地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早在1976年,英特尔就推出了首款8位MCU,随后迎来了其市场应用的辉煌时刻。直到2007年,意法半导体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Arm内核的32位MCU,飞思卡尔也于2012年推出号称“8位MCU终结者”Kinetis L系列,“8位MCU已死”的观点早已甚嚣尘上。
然而,发展至今已接近50年,8位MCU仍是无数嵌入式应用市场的主力产品,牢牢地占据了40%以上市场份额。相比32位MCU,8位MCU具备低成本、更易设计等优势,很多工程师长期使用8位MCU做开发,8位MCU自然是其在应用开发时的首选。因此,包括Microchip、瑞萨、NXP、Silicon Labs在内的国际大厂和国内众多企业都在持续深耕8位MCU市场。
可以预见的是,8位MCU与32位产品共存于市场,且预计未来仍将处于长期并存的状态。
国产替代主力军,成本、客户优势凸显
如上文所述,在“缺芯潮”的助力下,国产MCU正在通过成本优势和本土化服务能力逐步完成中低端MCU领域的国产化。然而在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的压力传导之下,市场供需关系反转,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多数MCU厂商仍处于去库存阶段。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产MCU厂商失去机会。恰恰相反,从MCU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瑞萨、NXP、Microchip、ST等海外厂商仍占据主导地位,中高端市场的替代空间依然巨大,国产MCU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的2022年中国MCU市场份额情况显示,在8位MCU领域,海外企业仍然占据龙头地位。其中,Microchip占据了28.9%的市场份额,NXP占据了11%的市场份额。在32位MCU领域,海外厂商在中国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ST、NXP、英飞凌、瑞萨、Microchip等国际大厂占据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位MCU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42.3%,而辉芒微、中微半导、中颖电子已经进入top5行列,是8位MCU国产替代的主力军。
据了解,取得上述成绩与辉芒微深厚的技术创新能力密不可分。当前,性价比已经成为8位MCU最主要的优势之一。因此,能否具备成本优势也成为MCU厂商是否具备技术领先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体现。
基于自研的核心IP,辉芒微拥有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还可以针对客户和应用领域定制化设计更加适用的功能,达到更优的性能。
与主要国际、国内竞争对手相比,辉芒微独有的UltraEE工艺使得公司产品与同类竞品相比减少约5-10%的芯片工艺层数,使得公司产品可进一步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且在功耗、集成度、可靠性等方面更具优势,良率、一致性等生产指标更加突出。此外,辉芒微的芯片面积(Die Size)与同类竞品相比小20%以上,使得相同尺寸的晶圆可切割出更多的成品芯片,大幅降低单位成本。
凭借着自身过硬的技术实力,辉芒微的产品获得了广汽埃安、飞利浦、LG、小米、美的、苏泊尔、海信、九阳、小熊、飞科、公牛、石头科技、佰维存储等诸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客户认可,广泛应用于家电控制、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医疗设备、安防产品、智能穿戴、景观照明、标准电源、工业控制等诸多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上述细分领域的龙头客户对供应商的品质和技术持续创新能力要求高,不仅讲究长期持续合作,同时认证和进入周期长,而这也为辉芒微未来的业绩提供了持续的保证。
多点开花,构建完整电子设备芯片产品矩阵
作为一家定位于“MCU+”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辉芒微在打造出8位MCU这一王牌产品的同时,还积极布局32位MCU、车规产品、电机驱动、BMS、EEPROM、PMIC等产品,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动能。
目前,辉芒微已量产并销售基于ARM Cortex M系列内核的32位MCU,并在2022年度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
EEPROM方面,辉芒微是业内知名的EEPROM供应商,也是全球仅有的几家应用于新一代DDR5内存的SPD Hub的供应商之一,目前车规级EEPROM产品已进入广汽埃安的供应链体系,DDR5 SPD Hub产品已获得佰维存储的订单,并已在其他知名内存厂商中进行产品验证。
PMIC方面,辉芒微自研兼具MOS大功率和NPN低成本特性的sNPN技术,在18W、24W及以上功率范围,相关产品相比市场主流产品成本更低、性能更优,已在诸多知名电源厂商完成产品导入和大规模量产,2022年度实现销售逾800万颗,2023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逾1,000万颗。
通过持续扩充公司产品线,辉芒微已经成长为拥有多个产品类型的综合型半导体企业。报告期内,公司芯片累计出货量逾50亿颗,搭载公司芯片的各类电子产品深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国内MCU厂商多数是从单一产品入局,以更低的价格和兼容性进入市场,并不具备技术创新力和产品组合竞争力。而完备的产品生态是ST、TI、NXP、Microchip等国际MCU大厂的核心优势之一。业内人士指出,终端客户更愿意从一个原厂采购完整的解决方案,从而大幅降低产品研发成本及供应链管理成本。
辉芒微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微控制器、存储器和电源管理芯片设计能力和大规模量产经验的IC设计企业之一。公司于2005年开始量产、销售EEPROM,其后陆续于2007年、2013年和2015年量产PMIC、NOR Flash(该产品线于2017年出售)和MCU产品,构建了覆盖电子设备三大核心功能(程序控制、信息存储、电源管理)的完整芯片产品矩阵。公司丰富的芯片产品相辅相成,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拥抱智能化、电动化趋势,未来前景广阔
从MCU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终端智能化和供应链国产化将持续为国产MCU厂商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作为MCU国产替代的主力军,辉芒微也将充分受益于此。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终端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MCU作为智能控制器的核心,需求在持续增长。根据IC Insights预测,2022年全球MCU销售额将增长10%,达到21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并预测未来5年MCU市场将以6.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在国产化方面,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8月中国集成电路累计进口量达到3134亿个,远大于1756亿个的出口数量,进口额约2.2万亿(约为出口金额的2.6倍),由此可见,我国集成电路领域存在巨大需求缺口。
对此,“十四五规划”要求2025年国产芯片自给率要达到70%,“国产替代”依旧是驱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延续高速发展的最大因素。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早已是电子制造业大国,在家电、手机、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众多细分领域,中国厂商都占据了头部市场地位,而近年来各大终端厂商也逐步重视供应链安全,这为国内半导体厂商切入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为把握上述趋势,辉芒微本次IPO拟募集资金6亿元,投向工业控制及车规级MCU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存储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电机驱动、BMS及电源管理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等。
除对MCU、EEPROM和PMIC等现有产品线进行完善和升级外,为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机遇,辉芒微还将目光瞄准了汽车电子,目前已有MCU产品通过了AEC-Q100车规级可靠性认证,车规级EEPROM产品也进入了广汽埃安的供应链体系。
据了解,汽车电子是MCU、EEPROM、PMIC等半导体产品的核心应用领域,伴随着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联化方向发展,汽车电子系统中的芯片占比不断增加。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将带动芯片用量不断走高,给众多半导体企业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趋势下,电机驱动和BMS是MCU行业公认较具发展潜力的应用领域。辉芒微的电机驱动控制、BMS产品研发持续推进中,将为公司未来业绩提供广阔的增量市场基础。
当前,国内所需的工规级、车规级芯片、32位MCU、BMS、存储芯片等市场仍然被欧美企业所主导,国内外技术实力差距较大。辉芒微顺应市场发展,在保持8位MCU产品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上述产品,有望伴随市场的爆发和国产替代的机遇,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