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价值观】中颖电子:从后装走向前装市场,产品线有望量价齐升

来源:爱集微 #中颖电子# #个股价值观#
8.7w

个股看点:

1、中颖电子核心团队主要来自中国台湾联华电子,上市10年间发生的并购和增资的举措并不多,产品布局主要在MCU+、BMS+和AMOLED显示驱动芯片。

2、中颖电子的大部分产品线正经历从维修市场向品牌市场的过渡,市场规模空间、产品单价和毛利率水平都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家电MCU领域则向变频MCU推进,而其价格是传统MCU单价的数倍,有望打开更多的市场空间,完成产品升级的量价齐升。

3、当前,国内MCU芯片市场仍然处于“寒风凛冽”的时刻,23H1终端需求减弱,客户端的订单大幅减少,期间客户主要以消化内部库存为主,但预期库存去化周期在下半年将进入尾声,国内终端的消费市场有望逐步复苏。

集微网消息,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颖电子,股票代码:300327)做为白色家电生产厂家国产 MCU 的主要选择,其家用电器芯片已达到与国际大厂进行市场化竞争水平,布局的锂电池管理相关芯片在新能源车和风光储等新兴领域具备成长增量,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也绑定京东方等面板厂批量出货。2022年下半年以来,受终端需求偏弱影响,客户端订单大幅减少,整体行业进入终端客户库存去化周期。

中颖电子创立于1994年,前身为中颖上海,由联咏旗下消费电子部门改组成立,而联咏则是从台联电的IC设计部门分拆而来。中颖电子初始业务主要为电子产品销售,为了协助台厂联咏开发显示驱动芯片模块,转型为ODM公司,并随之拥有了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团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硬、软件集合的系统SOC解决方案。开始自主品牌之后,其不断推出新品,2022年下半年推出首颗车规级MCU产品,2022年10月收购澜至电子WiFi团队及相关专利资产,向WiFi芯片布局,形成MCU+电源管理芯片+WiFi芯片的完善套片业务布局。

中颖电子核心团队主要来自中国台湾联华电子,董事长傅启明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电信工程系,曾在联华电子、飞利浦和联咏科技从事芯片设计工作,截至2023H1,通过威朗国际间接持有中颖电子18.65%的股权;总经理宋永皓毕业于台湾科技大学,曾在联华电子和联咏科技从事芯片设计、销售工作;副总经理范姜群权毕业于台湾中原大学,曾在欣象科技、联华电子和联咏科技事芯片设计工作。创始人曾谈及公司上市的目的主要为提升客户对品牌的信任度,以及满足员工对股权激励的期望,因此中颖电子上市10年间发生的并购和增资的举措并不多。

中颖电子主要产品为工业控制级别的微控制器芯片(MCU)和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公司微控制器系统主控单芯片包括8051架构单片机和32位ARM架构单片机,产品主要用于智能家电、锂电池管理、变频电机控制、智能电表及物联网领域;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主要用于智能手机的可穿戴产品的屏幕显示驱动。

MCU业务升级路径:小家电-白电-汽车电子

MCU是一种功能更简单,设计并不复杂的新品,主要是完成“控制”功能,当前中国与全球主攻MCU的应用领域有所差异。国内近年来小家电迅速发展,为本土MCU企业创造了非常好的需求环境,国外大厂主攻的是汽车和工控领域,随着汽车智能化推动,汽车电子成为了MCU应用中最具有前景的细分市场。中颖电子当前是大陆最大的家电MCU供应商,小家电MCU市占率约为20%(排名前三)、白电MCU市占率约为10%(排名第四)。

国内小家电MCU市场主要被台系厂商和日系厂商所占领,但中颖电子的份额多年维持在20%左右。近几年,小家电正逐渐向智能化发展,在传统家电的基础上加入了人机交互、语音识别、可视化及物联网等功能需求,中颖电子的小家电MCU产品由低端产品向高端过渡,策略性的放弃了部分低阶市场,并率先在小家电产品端量产32位MCU。目前已经发展了一批海外客户,日本客户的份额占比接近10%,后续将加快欧洲客户开发。

在白电主控MCU的竞争格局中,海外厂商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国内厂商主要比拼性能稳定性和制造成本,逐步完成了中低端MCU领域的国产化。白电MCU主要包括主控MCU、变频MCU和其他MCU,当前主控芯片占比超50%,而随着对节能要求的提升,变频MCU的占比在持续提升。其中,白电主控MCU主要被赛普拉斯和瑞萨电子把控,市占率超60%;白色变频芯片则被瑞萨电子、赛普拉斯和德州仪器占据,市场份额超70%。

由于2021年全球MCU缺货情况严重,国内白电生产厂商引入国产MCU供应商做为辅配方案,中颖电子成为白电厂商国产替代的主要选择。同时2021年公司在变频大家电领域完成量产突破,而其价格是传统MCU单价的数倍,后期有望随着变频MCU出货量渗透率的提升,并在32位MCU加大投入,打开更多的市场空间,完成产品升级的量价齐升。

当前,国内MCU芯片市场仍然处于“寒风凛冽”的时刻,其平均售价曾在2021年上涨10%,而自去年6月后,高库存压力叠加消费寒冬,除了一些难替代的高阶MCU,如今各大制造商却难抵下跌的颓势。虽然二季度是MCU传统旺季,但事实上今年总体的订单意愿较弱,需求远不及预期。但不同于消费电子的疲软,汽车电子市场却逆势而上,汽车业务成为了今年厂商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并且全球车规MCU目前以40nm-90nm制程为主流工艺节点,不受芯片制裁影响,国产芯片代工厂商完全具备自主制造的能力。

因此相关模拟芯片企业都在车规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的MCU方向上推进进度。在中颖电子车用MCU芯片的研发方面,由于车用MCU芯片有可靠度的要求,并具有较高的客户认证壁垒,其首颗车用MCU芯片可用于车身控制,定位于B级,已进行了内部验证,通过AECQ100的质量认证,给多个客户端送样进行应用开发,实现了小批量销售。

锂电池管理芯片从后装向品牌过渡

在锂电池管理芯片智能端的应用上,中颖电子自2007年开始投入锂电池管理芯片的研发,2010年首款锂电池管理芯片量产应用。公司早期将笔电和手机的维修市场作为业务中心,后于2016年锂电管理芯片通过国际一线笔记本电脑厂商的认证,并在2020年导入手机品牌厂商供应链,客户包括OPPO、VIVO、小米、荣耀等,当前公司的整体市占率接近20%。公司该业务板块短期内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TI此前的产能紧缺,中颖电子的产品和技术较符合客户要求,在此基础之上,公司产品也进一步向可穿戴设备、动力电池等领域延伸。因此公司当前正经历从市场空间规模较小的维修市场向品牌市场的过渡。

而在锂电池管理芯片的动力端应用方面,产品主要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及国内新能源储能市场等。中颖电子的产品覆盖绝大部分共享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品牌,此前高锂价短期内压制了锂电二轮车渗透率的提升,但是新国标政策推动下锂电二轮车的渗透率将回归上升趋势;此外,电动工具也是锂电池的重要应用,其中电动OPE将进一步取代有绳电动OPE和部分汽油发动力,全球电动工具对锂电池的需求量也会进一步增长。

目前经营锂电池管理芯片的厂商主要以中颖电子、赛微微电、芯海科技的产品能够向国产品牌手机厂商推广,从产品种类布局上来看,公司的产品布局相对比较全面,产品覆盖了电量计、充电保护、充电管理以及AFE等产品,从下游客户的布局来看,各公司均主要布局在消费和工业领域。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瞄”向前装市场

AMOLED驱动芯片目前主要由韩系厂商主导,由于驱动芯片涉及面板厂商的资格认证。

目前全球85%以上份额被三星电子等三家韩国厂商占据,其余则主要由联咏、瑞鼎等台系厂商承包。

但随着韩系厂商垄断AMOLED屏的局面逐渐被打开,AMOLED屏的配套产业链也在二次重建。据统计,2021年韩国地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份额约80%,国内以京东方为首的厂商将出货份额稳步攀升至20%。然而国内厂商在OLED驱动市场市占率不足5% 的份额与面板产能市占率形成严重的倒挂,对相关自主驱动芯片闭环生产有着强烈的需求。

中颖电子早期协助联咏进行显示驱动芯片开发,2007年做PMOLED显示驱动芯片,随后进入到手机、TWS耳机等显示驱动芯片,但由于竞争对手较多,无法接触到高端客户,故而转向了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于2015年同和辉光电合作实现了首个AMOLED国内量产产业链合作。近几年,公司在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已量产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产品采用55nm制程,40nm制程在开发中,实现AMOLED手机面板驱动芯片量产,目前主要用于前装市场。

根据公告,公司AMOLED显示驱动现有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屏和维修市场,但针对品牌手机涉及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在2022年3月完成流片,公司在2022年下半年推出了Full HD+分辨率、120M Hz、支持到6.9寸屏并适用软、硬屏的AMOLED芯片,给品牌手机厂进行验证。

营收环比改善明显,研发费率大幅提升

中颖电子2023年H1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同比下跌了3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62万元,同比下滑66.5%,当前营收结构方面,MCU芯片营收占比超过50%,锂电池管理芯片和AMOLED芯片营收占比各为20%左右。去年上半年是集成电路产业周期达到峰值并开始出现下拐迹象的初期,业绩基数较高,当期营业收入同比下滑比较明显。

但是,公司2023Q2的营收较Q1实现环比17.6%的增长,扣非净利也得到了翻倍增长。从收入结构来看,MCU和锂电管理芯片下游需求整体保持稳定,价格相对平稳,但是AMOLED芯片由于主要在后装市场出货,价格下降趋势明显。公司未来业绩的成长驱动力主要有两方面:1)白色变频MCU领域取得持续性的突破,在海外客户市占率进一步提升。2)BMIC和AMOLED芯片由维修市场进入到品牌市场,市场提供更大和更稳定的市场空间。3)根据公司2023年5月和6月投资者活动纪要,全年同比增长确定性高的是动力锂电池管理芯片,主要用于电动自行车、扫地机器人及无线吸尘器等。

此外,中颖电子于今年3月21日发布公告,公司因上游供应商A提供加工服务的部分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公司供应给客户B的该批次芯片产品发生了质量问题,预计将向客户B赔偿总计约5400万元,此次赔偿目前仍在洽谈中,或将进一步影响公司今年整年的营业收入。

中颖电子毛利率短期进入到承压区间。2020-2023H1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0.55%/47.43%/45.77%/36.57%,毛利率在2021年达到峰值的主要原因为:1)2021年半导体缺芯,MCU芯片供需格局紧张,受益于单品单价提升,毛利率上涨;2)公司各产品线毛利率表现方面,锂电管理芯片最高,且锂电芯片产品在2021年完成了较高的营收增长,对毛利率有明显的提振;3)公司的MCU产品多是专用型MCU,并没有跟随竞争对手进行价格的大幅下修。而2023H1,公司综合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则主要来自AMOLED芯片价格的持续下滑,MCU及锂电池管理芯片年度价格调整。

短期内,预期中颖电子库存仍然会维持在高位。一季度一般为行业的传统淡季,同时下游渠道客户仍处于去库存阶段,拉货速度非常缓慢,虽然二季度下游家电终端有小幅度的复苏但订单的能见度仍然较低。公司当前的库存水位,从2022年攀升至5.57亿后,在2023H1进一步提升到了6.66亿元,并为AMOLED驱动芯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司预期2023H2库存有望逐步缓解,但现下仍未看到有明显的改善迹象。此外,2023前两个季度公司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276天,达到历史高点,存货周转速度非常慢,存货占用水平较高,流动性比较弱,预期需要下游需求恢复增长,周转天数才能下降。

中颖电子自2018年开始,研发费用增速始终大于营收增速,研发费用率从2018年的15.8%成长到2023H1的23.5%,中期研发费用达到了1.48亿,仍在持续加大在OLED显示驱动、家电主控、锂电池管理与智能手表等项目上的研发投入。智能家电芯片业务从MCU切入延伸至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并保持在军工机器人电机控制芯片的厌烦,锂电池业务扩充至充电管理和电源管理,车规MCU、AMOLED、工规WiFi/BLE Comb无线MCU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产品验证。

在同行公司的对比方面,中颖电子在营收规模和市场下行周期财务韧性上来看,还是比较具备关注价值的。赛微微电的产品以电池管理为核心,延伸电源管理芯片,并在高端模拟芯片领域增加产品线覆盖,毛利率维持在55%的水平,但是当前整体营收规模在2021年达到新高后持续下降,产品竞争力一般,盈利水平较弱;芯海科技2022年实现了6.18亿的营收,但归母净利润0.03亿元,2023Q1应收0.62亿元,归母净利润转负缘于行业需求下滑以及公司在汽车、工业、BMS等战略产品研发投入持续,同样受到行业周期影响;乐鑫科技产品从WiFi-MCU拓展至Wireless SoC,2023H1的营收规模和归母净利润仍然在上涨,在AIoT领域产品从高端到低端全面覆盖,具备较高的营收规模和周期抗性;中颖电子在同行公司的营收规模和产品多样性上比较具备看点,由于短期毛利率水平的快速下滑,市场给予偏低的估值水平。

总的来看,中颖电子的产品线布局和估值都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随着物联网进程的不断加快,智能、变频及网络安全成为家电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家电行业中智能变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并带动家电MCU产品的需求增长,公司的变频大家电产品已经大批量量产出货,未来国产替代的成长空间较大。此外,公司也是国内一线手机品牌大厂的BMIC供应商之一,产品线从工控级锂电池管理芯片延伸到车规级应用领域,并且动力BMIC全年同比增长的确定性很高,主要用于电动自行车、扫地机器人及无线吸尘器等。虽然23H1终端需求减弱,客户端的订单大幅减少,期间客户主要以消化内部库存为主,但预期库存去化周期在下半年将进入尾声,国内终端的消费市场有望逐步复苏。

责编: 邓文标
来源:爱集微 #中颖电子# #个股价值观#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