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星纪魅族营销服务中心全员搬迁深圳;
2.华勤技术诚邀您共赴2025上海车展!共探汽车智能化新未来;
3.小米:所谓“国家新能源事故鉴定中心初步分析”完全失实;
4.一周动态:1-2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产品数量同比增长20.1%;北京安徽出台产业新政(4月5日-13日)
1.传星纪魅族营销服务中心全员搬迁深圳
近日,网络流传的星纪魅族内部搬迁文件显示,公司正启动重大组织调整。根据文件内容,珠海营销服务中心(含市场部、销售部)及上海营销服务中心员工将整体迁至深圳总部。
为平稳过渡,公司制定了分阶段的搬迁支持政策:4-5月试点运营深珠往返通勤班车,6-8月提供每月2000元的过渡补贴,9月起将转为常态化管理。这一举措被业内视为吉利入主后深度整合的重要信号。
2022年7月,吉利控股集团通过星纪时代完成对魅族科技79.09%的股权收购,交易后李书福亲自出席签约仪式,并派驻沈子瑜出任董事长。这场"汽车+手机"的跨界融合,承载着吉利构建"多终端全场景生态"的战略野心。李书福曾明确表示,收购旨在实现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的生态协同,打造沉浸式用户体验。
在执掌新魅族的两年时间内,虽然魅族手机等产品持续更新,但是销量并没有多大起色,沈子喻并没有带领新魅族创造出奇迹。
2024年5月,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悄然换帅,原CEO沈子瑜卸任,由苏静接棒,同时湖北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也由沈子瑜变更为苏静。
苏静曾表示,星纪魅族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是战略、人才和产品。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魅族在这三个方面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在战略上,魅族似乎缺乏清晰的方向和明确的规划。在人才方面,魅族的人才流失问题依然严重,新员工的招聘和融入也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在产品方面,魅族手机的性价比和拍照等性能已经大不如前,与竞争对手相比缺乏竞争力。
此外,魅族一直引以为傲的Flyme系统也面临着被友商赶超的风险。在影像能力方面,小米、OPPO、华为等已经研发了自主的影像系统,而魅族却依然依赖于第三方调教。这使得魅族手机在拍照方面的表现与其他品牌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手机行业已进入寡头竞争阶段,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前五大品牌占据80%左右的市场份额。魅族若想突围,必须尽快明确其在吉利生态中的独特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旗下极星汽车已宣布将采用魅族开发的Polestar OS系统,这或将成为"车机协同"战略的首个重要落点。
当下,星纪魅族正站在转型关键节点,搬迁计划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能否依托吉利产业链优势,在智能座舱、AR设备等新兴领域实现突破,将决定这个老牌手机厂商的复兴前景。行业专家建议,魅族需要更彻底地融入吉利体系,将手机研发与汽车智能化需求深度绑定,方能在红海市场中找到差异化生存空间。
2.华勤技术诚邀您共赴2025上海车展!共探汽车智能化新未来
备受行业瞩目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即将拉开帷幕,于2025年4月23日至5月2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举办。华勤技术将携其最新成果精彩亮相,与众多行业伙伴携手共探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
华勤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ODM企业,其业务版图广泛覆盖手机、平板、笔记本等智能终端产品领域,并积极拓展机器人、软件及汽车电子三大新兴市场。以“3+N+3全球智能产品大平台”战略为指引,华勤技术构建了从研发到制造的全球化布局。2024年前三季度,其营收高达760亿元,同比增长达17%,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自2021年全面布局汽车电子业务以来,华勤技术已成功打造出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车控、智能驾驶四大产品品类。华勤汽车与多家主机厂商达成深度合作,定点开发的产品超过20款。其“单SOC舱驾一体平台解决方案”和“J6E智驾域控制器”等技术成果更是获得了业内多项重要奖项的认可。未来,华勤技术将继续深耕汽车电子领域,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灵活定制、实时升级的全栈式解决方案。
在4月23日至5月2日的展会期间,华勤技术诚挚邀请各界人士莅临其8.2馆8B C002展台,期待与大家相聚,共同描绘智能出行的全新蓝图。
3.小米:所谓“国家新能源事故鉴定中心初步分析”完全失实
4月12日,小米在社交媒体发布声明称,注意到有谣言称“国家新能源汽车事故鉴定中心4月7日公布的初步分析”,在网上大肆流传。该内容完全失实,纯属编造,其中提及的所谓“国家新能源事故鉴定中心”,甚至根本并不存在。小米已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
4月10日,小米称发现有关小米SU7保险相关的谣言被有组织地扩散传播,并辟谣称目前SU7车型的投保服务平稳正常,网传信息严重失实;此外,“SU7出险率是同价位车型数倍”的谣言,同样毫无事实依据。
4.一周动态:1-2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产品数量同比增长20.1%;北京安徽出台产业新政(4月5日-13日)
本周以来,1-2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产品数量同比增长20.1%;商务部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中国电子: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安徽出台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北京出台8大举措加强AI应用服务能力;纵目科技申请破产审查;成都沃格AMOLED光蚀刻项目启动建设……
热点风向
4月6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主持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特斯拉、GE医疗、美敦力等20余家美资企业代表参会。
凌激强调,近几天,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中国政府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并已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反制。中方反制措施既是坚定维护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企业合法权益,也是促使美国回到多边贸易体制的正确轨道上来。关税问题的根子在美国,希望美资企业追根溯源、澄清因果,发出理性声音,采取务实行动,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促进合作共赢。
4月7日,《安徽省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5)》发布,提出加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项目建设。加大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力度,布局一批未来场景实验室、试验区和科技园。深入推进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和合肥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智能算力规模超20000P。力争完成实物工作量3400亿元。
4月8日,《北京市关于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能力行动方案(2025年)》印发,提出支持MaaS企业在京集聚发展、推动信息软件企业发展行业模型能力、支持通用智能体发展、实施信息软件企业智能技改工程、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加速构建开源生态新体系、提升面向中小企业的人工智能服务能力、加强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培训等具体内容。
其中,面向中小企业智能应用需求,征集一批具备大模型部署、大模型精调、开发工具链、数据治理或辅助软件开发等功能的智能产品,以及DCMM评估等服务,符合条件的纳入中小企业服务券支持范围,对中小企业使用相关产品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补贴。
4月8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宣布,中国电子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电子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着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国家网信事业战略科技力量,通过加快回购、增持、并购重组等手段,不断推动所属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
中国电科同日表示,坚定看好资本市场,增持回购旗下上市公司股票。中国电科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积极履行对资本市场承诺,已完成增持回购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超过20亿元。
项目动态
4月7日,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微观加工设备研发中心项目签约活动在南昌举行。
据悉,中微公司将扩大在南昌高新区的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推动用于先进封装产业半导体制造相关设备与工艺的开发、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和氮化镓)功率器件相关制造设备与工艺的开发、Micro LED用MOCVD设备应用推广、Mini LED用MOCVD设备性能提升等。
4月9日,成都沃格显示技术有限公司AMOLED显示屏玻璃基光蚀刻精加工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在成都高新西区举行。
成都沃格AMOLED光蚀刻项目总投资达6.28亿元,规划建设7.7万平方米的自动化生产厂房,主要服务于AMOLED显示屏玻璃基后段工艺制程。该项目投产后,将利用沃格光电自主研发的ECI技术,实现中大尺寸AMOLED玻璃基薄化、选择性图形蚀刻等工艺的整合突破,为国内首条8.6代OLED产线提供高精度配套服务。
企业动态
天眼查天眼风险信息显示,智驾方案商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该公司,经办法院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RUI TANG(唐锐),注册资本约9632万人民币。
经营状况上,2021年至2023年,纵目科技净亏损分别为4.34亿元、5.88亿元和5.64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3.82亿元、4.77亿元和5.16亿元,三年净亏损合计超过13亿元。
今年2月有报道称,纵目科技陷入“休克”状态,公司遭断电封楼。
4月13日,天风证券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在中国负责组装美国iPhone机型的产线在4月9日已停止生产,目前尚未有恢复生产的消息。他还认为,产线是否恢复运作是一个判断美国是否暂时移除对中国“对等关税”的信号。
有媒体当日下午从相关供应链厂商处获悉:“中国产线并未停工,该消息纯属误传。”
爱芯元智对外宣布,已于近期顺利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十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宁波通商基金、镇海产投、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重庆两江基金、元禾璞华、韦豪创芯等知名投资机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下一代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技术研发,加速智能产品量产进程,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崇辉半导体近日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尚颀资本、广州粤财联合领投,华虹虹芯、启新源泉等机构跟投。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加速在半导体引线框架领域的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据悉,崇辉半导体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半导体封装材料综合性集团。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