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来说,没有什么比拥有国产版iPhone更大的胜利了,因为这项成就将验证他加征关税的计划,以及“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的竞选承诺。
而美国政府显然认为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尤其是在他们打算对来自中国—— 苹果公司目前的生产基地——的进口商品征收高达145%关税的背景下。苹果也已承诺在未来四年内,在美国国内投资5,000亿美元。
白宫本州明确表示了立场:特朗普希望苹果开始在美国生产该设备。并称“如果苹果不认为美国有这个能力,他们大概也不会投入这么大一笔资金。”
美国无法为iPhone“造镇”
技术生态、供应链、先进人才全都缺
但事实远非如此。由于缺乏足够的生产设施与劳动力,苹果不太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iPhone 生产转移到美国。此外,美国缺乏目前仅在亚洲才能找到的丰富的供应商、制造和工程技术生态系统。
苹果现在更专注于将印度打造为其出口至美国的iPhone 新供应来源。该公司的合作伙伴正在印度建造全球第二大的iPhone 工厂,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
苹果最大的FATP 设施(最终组装、测试和包装)规模庞大,对于亚洲以外的许多人来说难以理解。中国的制造产地本身几乎就是城镇,拥有数十万人口、学校、体育馆、医疗设施和宿舍。郑州的一家大型iPhone工厂甚至被称为“iPhone城”。
“美国有哪一座城市会放下所有事情,专门生产iPhone?因为在中国,苹果的供应链雇用了数百万人,”新创公司共同创办人、前苹果制造工程师Matthew Moore说。 “波士顿的人口超过50万,整座城市都得停摆来组装iPhone。”
除了掌控制造营运,中国还拥有数以百万计具备机械操作与iPhone 组装所需技能的受训劳工,而这个过程至今仍需要大量人工操作。
苹果CEO库克早在2017年即表示,中国早已不再是低劳动力成本国家了,苹果之所以依赖中国,原因是技能和技能数量。
他当时表示,中国最先进的工具工程师足以填满数个足球场,“但在美国,即使开个工具工程师会议,我都不确定能不能把会议室坐满。”
iPhone制程变化频繁复杂
百万人力大军自动化仍不切实际
一个常见的反论点是,苹果应该利用其大量现金储备,在美国购买数千英亩土地,打造一座完全自动化、由机器人操作的iPhone制造工厂。这样就能排除所有与人力相关的制造挑战。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接受CBS采访时也表达类似看法,认为那支“由数百万人组成的人力大军”将会实现自动化。
但供应链专家和从事苹果产品制造的人士表示,这还不切实际。即使中国拥有更低成本的自动化技术,也尚未能成功落实这样的生产模式。他们表示,iPhone开发的速度也使得制程难以自动化,因为制程变化频繁。此外,许多生产设备也是在中国制造的。
尽管苹果确实已分散iPhone的生产基地,使中国的占比降至90%以下,但要在其他国家复制这套流程仍非常困难。
在印度打造新iPhone制造中心
苹果花费了10年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以外建立iPhone 制造中心的最大尝试是在印度,这一切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实现。尽管苹果在巴西拥有一条小型iPhone 生产线,而且该生产线主要生产较不先进的机型。不过,印度工厂至少能将帮助苹果避免中国关税。
苹果每年销售超过2.2 亿部iPhone,目前提供七种型号,均有多种颜色和储存容量可供选择。这使得制造过程更加复杂,中国提供的规模也更加重要。
Matthew Moore表示“iPhone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将更简单、变化更少的产品如iMac和iPad迁回美国制造可能会更容易。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