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oogle、苹果、三星等手机巨头齐力推动下,AI功能下放中端手机。研调预估,AI手机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18%增长至2025年的31%;专家预测,AI手机平价化浪潮,将加速换机潮、推动5G普及,可打造更完善的AI生态圈。
全球掀起生成式人工智能(AI)风潮,各品牌AI手机也争相问世。2024年号称是全球AI手机元年,可直接运行生成式AI应用的,仍以旗舰型、高端机种为主;今年已看到AI功能下放中端手机,这股平价AI手机浪潮,将快速带动AI手机渗透率。
Google日前发表AI平价手机Pixel 9a,采用全新升级的相机系统与流线设计,内建Google Tensor G4芯片、AI助理Gemini。
苹果公司(Apple)今年2月发表旗下最平价AI手机iPhone 16e,搭载A18处理器和自研C1数据机芯片。
三星除了持续更新S旗舰系列AI手机,去年推出的三星A53也因为升级到One UI 6.1,晋升平价AI手机之列。OPPO、realme等品牌阵营也积极在中端机款导入AI功能,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不到万元新台币左右的价格,入手AI手机,门槛大幅降低。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预测,AI手机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31%。过去三星、苹果等大厂陆续推出具备AI功能的AI手机,但仍以旗舰型、高阶机种为主;今年随着中端手机加入AI功能,有利于AI手机渗透率提升。
3C创作者“一哥”对中央社记者表示,手机大厂发展AI决胜关键在于功能是否实用,这背后除了需要庞大研发经费与大量数据支撑,更需要有感的服务。例如近期ChatGPT-4o的免费图像生成功能,就因为“吉卜力浪潮”受到全球高度瞩目。把这些AI功能下放到平价机种,让AI普及化,厂商就可以尽可能地在短时间获得大量使用数据,造就独特又精准的AI功能。
他进一步说,由于市场有这样的需求,因此可以看到高通、联发科的中端、入门芯片也都具备AI功能,共同推动所谓“AI手机平价化”。
他认为这将带动3个发展方向,第1是中端、入门机有更多实用的功能,推动换机潮;第2将促进消费者尽快从4G转移到5G;第3是消费市场对AI功能的认知与需求升级,将有效提升“AI生态圈”(手机、笔记本电脑、App)发展,形成正向循环。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