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探全球治理 展现中国力量

来源:爱集微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AI治理# #产业发展#
5.8w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隆重开幕。大会论坛按照“1+3+10+X”架构焕新呈现,即以一场开幕式和三场全体会议——全球治理、产业发展、科学前沿为引领,全面覆盖AI伦理治理、大模型、数据、算力、具身智能、AI for Science、智慧工业、自动驾驶、投融资、教育与人才共十大重点话题以及若干场行业论坛,全面体现AI向善、国际合作、共治共用的价值导向。

作为一年一度的AI界盛事,本次大会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亮点展品数、首发新品数均达历史最高。其中,大会展览面积超5.2万平方米,500余家企业确认参展,展品超1500项,重点围绕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三大板块,聚焦大模型、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集中展示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最新成果,首发一批备受瞩目的创新产品,同时将汇聚图灵奖、菲尔兹奖、诺贝尔奖得主等1000位全球领军人物。

李强总理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

在大会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发表了致辞。他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课题,迫切需要各国深入探讨、凝聚共识,共抓机遇、共克挑战。中国愿与各国一道,推动人工智能更好服务全球发展、增进人类福祉,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智能未来。对此,李强总理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化创新合作,释放智能红利。二是推动普惠发展,弥合智能鸿沟。三是加强协同共治,确保智能向善。

AI全球治理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和应用均方兴未艾,AI治理成为全球各国都重点关注的话题。

基于此,在中国上海举办了7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2024年首次更名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而在7月4日的开幕式与全体会议上,发表演讲的嘉宾以及参与对谈的企业家、专家学者,讨论的主题都与AI治理有关。

在谈及AI国际治理问题时,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表示,全球25亿人属于“脱线”状态,同时全世界存在着公民数字素养的鸿沟,另外还存在AI发展和素养的鸿沟。解决这方面问题,国际社会要把发展和安全作为“一体两翼”中的“两翼”,要重视并去解决相关问题,包括应通过多途径建立国际交流及防控体系,加强政府间多边对话机制和国际合作等措施,在产业、科学界共同努力下推动AI合理发展。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周伯文认为,目前AI发展趋势,横轴是AI的技术能力提升,Transformer带来的模型基础下,大数据、大参数量的定理呈指数级增长,AI纵向角度安全标识、安全赋能与评估测量等,呈现离散化、碎片化且后置的特性。总体上,AI模型安全的提升还远远落后于性能,这种失衡导致AI发展的两级差异以及部分潜在安全风险。

“全球AI安全和性能技术发展主要停留在第一阶段,部分在尝试第二阶段,等真正实现AI安全与性能平衡必须完善第二阶段,并勇于攀登第三阶段。”周伯文称,目前业界应探索人工智能的“45度平衡率”,要求强技术驱动、全流程优化、多主体参与以及敏捷治理。

新思科技CEO盖思新则认为,在AI的加速发展中,确保使用和开发AI合规、安全、合乎伦理,对于半导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人工智能创新的步伐必须谨慎平衡其负责任发展的需求,而实现这种平衡的最佳方式就是全球协作。因为全球协作能够使全世界人民从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进步中受益,同时确保这些创新能力得到负责任的实践。”

随后,在全球AI治理对话环节,参加对谈的黑石集团董事长、CEO兼联合创始人苏世民、原微软执行副总裁兼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以及三位图灵奖得主姚期智、罗杰·瑞迪、曼纽尔·布卢姆等商界和学界人士也都围绕AI治理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其中,苏世民表示,不能把头埋在沙子里不关注AI技术发展风险,应该把AI投资和人类思想相结合,要思考关联的问题还有监管一系列影响,因为这会改变人类10-20年之后的行为。姚期智认为,当前人工智能面临3种风险,既有原来互联网技术风险的扩大,也有失业等颠覆社会结构带来的社会风险,甚至还面临颠覆性力量过大带来的生存风险。而所有风险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着手应对。罗杰·瑞迪称,在AI未来发展中,通过加强全球治可以让危害可控,同时带来更多机会,其中最大的机会就在于让每个人的生产效率提升10倍。

大会期间,与全球治理相关的论坛有10个,来自联合国、美国、法国等世界各地的大咖聚集在一起,讨论AI的伦理和安全,试图通过技术手段让AI向善。这些专家还包括联合国副秘书长奇利齐·马瓦拉,图灵奖得主、蒙特利尔学习算法研究所科学主任约书亚·本吉奥等。

据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孙晓波介绍,本届大会主题“以共商促共享 以善治促善智”体现了两方面的办会初衷:一是搭建开放包容、平等参与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邀请各国政府及产学研代表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议事厅”,助力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二是通过各方各界全面深入讨论人工智能发展、安全和治理问题,防范人工智能潜在风险,充分挖掘其带来的机遇,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真正造福全人类。

AI芯片与大模型构筑产业发展变革

鉴于人工智能步入新发展阶段,并且在快速重塑数字时代的产业发展模式,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举办了产业发展主论坛,聚焦大模型、AI基础设施、智能终端等重点领域,深度探讨人工智能应用前景、产业变革、战略机遇等热点议题。

在大会产业发展论坛上,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表示,“随着基础模型日益强大,开发应用也越来越简单,其中最简单的是智能体,只要用‘人话’把工作流说清楚,再配以专有知识库,即可做出一个很有价值的智能体,比互联网时代制作一个网页还简单”。在他看来,医疗、教育、金融、制造、交通、农业等各行业领域,未来都会依据自己的场景和特有经验、规则、数据等做出各种智能体,将会出现数百万量级的智能体,从而形成庞大生态。

显然,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迭代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趋于成熟,人型机器人已成为智能体的关键产品业态之一。据悉,本届大会展览重点打造人形机器人专区,将展出25款人形机器人,并发布全球首个全尺寸开源公版人形机器人青龙,以及国内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特斯拉将首度发表Optimus二代,宇树科技展示国内首款实现奔跑功能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H1。傅利叶、达闼、云深处科技等企业也将带来逾20款智能机器人。

此外,谈及人工智能对产业企业发展的变革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表示,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不同,互联网具有草根性,对资源的依赖少,但是人工智能对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草根创业变得很难。就此而言,人工智能对大公司更友好,前提是其要有创造力。同时,只要是颠覆性的技术,一定会出现新的大公司,不然颠覆性就要打个问号。

“但由于体制等问题,大公司每个人拥抱AI很难,毕竟人工智能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是人。大公司觉得AI是‘工具的革命’,小公司认为AI是‘革命的工具’,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差别。大公司如果也有‘革命的工具’的意识,那么划时代的影响就来了。”王坚说。

智谱AI携大模型开放平台亮相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对于AI创造的战略性机遇,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生成式AI的兴起带来了新的应用和场景,也为各个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根据麦肯锡的报告,生成式AI每年将为60多个用例,在全球范围内带来2.6万亿至4.4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增长。“虽然当前生成式AI的研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云端,并且云计算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如果将20%的生成式AI工作负载转移到终端侧,预计到2028年将节省160亿美元的计算资源成本。”

孟樸进指出,终端与云端的紧密结合将成为推动生成式AI规模化扩展、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同时,为了推动生成式AI的广泛应用,也需要将其能力延伸到智能手机、移动PC和智能网联汽车等设备领域。而实现生成式AI在终端上的落地,将创新转化为极具实用性的应用和体验,需要在终端侧打造高性能AI处理器以及不断训练优化生成式AI模型。

据了解,本届大会现场将展示百款AI大模型,首度发表逾50款LLM新品,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模型、端侧模型、开源模型等集体亮相。其中,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商汤科技、科大讯飞、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星环科技等头部行业展现硬核产品力;Minimax、百川智能、智谱AI、阶跃星辰等“新锐势力”悉数登场;微软、戴尔科技、联想、中兴通讯、金山办公、猿力科技等重点发力端侧应用,展现模型落地前景。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进一步表示,中国的AI发展离不开算力基础设施创新,并且要敢于开放行业场景,让AI在行业应用上领先。基于千行万业的业务场景和全球最大的软件创新人群,中国的AI发展道路应追求在行业领域构筑大模型的全球领先地位。如果各行各业都积极拥抱AI并开放行业应用场景,中国很有机会在2B领域构筑起全球领先优势。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AI治理# #产业发展#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