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资本曹项:半导体产业并购正当时,仍需市场更开放的态度加持

来源:爱集微 #集微大会# #融资并购# #圆桌对话# #JWSS2024#
6467

6月28日-29日,以“跨越边界 新质未来”为主题的2024第八届集微半导体大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隆重召开。在29日上午举行的主论坛上,圆桌对话作为本次大会的特色环节之一,由瑞芯微CMO陈锋主持,邀请到了小米产投总经理/管理合伙人孙昌旭、吉利资本CEO曹项、华登国际管理合伙人张聿、爱集微顾问王汇联4位嘉宾共同就“政策推动!半导体行业并购重组蓄势待发”主题进行分享与讨论。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为满足我国各领域的创新发展需求,在国家政策及产业链共同推动下,国内涌现了一大批半导体公司;不过,伴随各细分领域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资源整合已成为新趋势,并购即为其中的有效手段之一。

国内市场要对并购持更加开放态度

目前吉利资本主要围绕整车的SoC和SiC两个细分赛道涉足半导体领域,已分别支持了专注智能座舱芯片的芯擎科技和聚焦SiC的芯聚能、芯粤能等企业,此外,吉利资本还在车用模拟类芯片领域进行了投资。

曹项表示,目前是半导体产业链整合并购的好时机,不过,回顾中国过去飞速发展的20年,并购没有对产业发展起到应有作用,现在发起的并购潮,产业链企业只是在被迫接受,甚至市场出现“一级市场已死,二级市场饱和”的观点。

而在欧美市场,半导体资本市场仍在高效市场化运行,没有出现“一级市场已死,二级市场饱和”的情况,优质企业也不一定要上市,可以通过并购基金的财务投资持续运转,或者与头部半导体企业做资源整合。

曹项以高通、英特尔、TI、英飞凌、NXP、ST等国际半导体企业过往的数十宗并购案例为例,财务机构往往会对优质标的提供溢价并购方案,但头部公司基于自身与标的公司的资源互补需求,会提供更高的溢价空间。“欧美市场对优质资产的并购,头部企业提供的更高战略溢价,更能达成买卖双方的意愿,由此,在欧美市场,财务投资人往往竞争不过行业头部企业。”

回到国内市场,过去半导体企业IPO上市会有23倍的市盈率,但由于目前严控PE市盈率的现状,使得IPO上市或并购后的市盈率通常降至10~20倍,由此,市盈率、市销率等方法论已不再适于目前对半导体公司进行估值。

另外,国内一级市场缺乏完善的并购体系。曹项进一步称,市场更期望能够在短期产出收益,这种恶性循环不利于一级市场发挥长期功效,二级市场则因估值问题导致并购操作困难。“现在监管层已意识到一级市场饱和的现状,预计会慢慢放开相关并购的引导政策,最近有部分并购案例之所以能成功进行,不再按10倍市盈率去卡估值是重要原因。”

而在欧美市场,拥有养老金等耐心资本,聚焦的是周期可以超过10年的长线投资,这种体系下,财务机构收购的标的,有机会再转让给其他耐心资本。

与欧美市场不一样的是,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竞争更为激烈,导致很多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留给企业的并购周期较短。对此,曹项倡导国内要对并购行为持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国内半导体产业链逐步整合,有助于芯片国产化率提高,形成良性的生态体系。

创新公司要理性融资、理性估值

曹项还认为,被并购标的要提升自身的内在价值,产品要形成差异化策略,要建立自己的渠道优势,价值壁垒要与并购方等产业链形成互补,如此发展,即便公司营收不高,但价值亮点也有助于提升公司估值。

曹项还对创新公司的融资展开分析,“现在有些优质标的,虽然创始人持开放态度,愿意降估值,但公司在融资过程中,股东结构复杂,并购中会受到来自不同股东针对评估、审计等方面的阻力,建议创新公司要理性融资、理性估值,注重股东结构优化。”

站在吉利的角度,曹项强调,吉利资本参股半导体企业不是为了控制企业或产业。“这不利于企业、行业的发展,我们之所以重视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是因为芯片是目前汽车产业唯一卡脖子的环节,我们进入半导体产业,主要是对产业提供支持,助力产业发展。”

目前国内市场的最大并购方主要来自上市公司,其次为并购基金,而并购基金收购后,标的最终也会流向上市公司。基于此,曹项着重分享了吉利资本的优势,首先是跨境并购,吉利控股集团拥有丰富的跨境并购经验及成功案例,能够给予合作方支持;其次是场景和用户支持,得益于吉利控股集团的海外汽车市场布局,了解海外相关法规要求,能够提供丰富的应对措施;第三是合并后的管理问题,基于吉利过往的并购、管理、融合的经验积累,能够对并购事宜提供帮助;此外,针对目前不符合并购标准的标的,吉利资本可以通过提前孵化等方式让买卖双方逐步融入,最终实现优化整合。

(校对/邓秋贤)


责编: 邓文标
来源:爱集微 #集微大会# #融资并购# #圆桌对话# #JWSS2024#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