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剑指600亿元核心产业规模

来源:爱集微 #南京# #人工智能#
5162

5月30日,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了印发了《南京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和《南京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

《行动计划》在总体目标方面提出,到2026年,力争引培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基础大模型1个,打造行业大模型20个以上,可统筹智能算力超6000P FLOPS(FP16),每年打造30个标杆应用场景,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600亿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以下是《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

总体目标

到2026年,力争引培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基础大模型1个,打造行业大模型20个以上,可统筹智能算力超6000P FLOPS(FP16),每年打造30个标杆应用场景,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600亿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重点任务

1.实施算法创新强基行动

开展AI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开展高级机器学习、大模型等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着力构建基础大模型底座。基于国产大模型开展轻量化发展研究,构建行业大模型20个以上。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支持企业研发使用符合自身场景特点的算法,推动AI智能体、脑机接口、类脑智能、具身智能等新方向新技术研究。研制迭代存算一体专用芯片、训推一体机等产品,加快特种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数字人等开发升级。

加强算法支撑体系建设。持续建设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参与开源社区建设。支持在国产芯片、国产人工智能框架上推出大模型产品。

2.实施算力支撑提升行动

布局智算基础设施。加快基础电信运营商、重点企业智算中心项目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灵活高效布局建设一批边缘计算中心。

推动算力高效运载。积极参与中国算力网、国家超算互联网等算力网络建设。推动建设安全可靠算力传输网络。探索城市算力网建设运营,推动异构算力中心互联互通。

强化普惠算力供给。发放“算力券”支持购买算力服务。鼓励智算中心按需提供模型训练、算法调优、部署优化等定制化服务。

3.实施数据汇聚共享行动

建立数据流通制度。扎实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数据资产登记,有序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构建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场所,推动企业数据资源入表。支持江苏国际数据港等打造数据要素型产业园区。

加强数据共享开放。开放公共数据集5000个以上,打造交通运输、卫生健康、教育等一批公共数据流通应用场景。鼓励开发开放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优质数据。

4.实施AI+应用示范赋能行动

推动AI+制造示范应用。聚焦“4266”体系,围绕钢铁、石化、汽车等产业,加快大模型产业化应用,培育形成工业应用大模型1—2个,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20个以上。

推动AI+能源示范应用。发挥新型电力(智能电网)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支撑开展源网荷高效互动设备智能运检和能源优质服务,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0个以上。

推动AI+文旅示范应用。建设国家旅游枢纽城市,利用“世界文学之都”城市IP,在旅游咨询问答、个性化定制线路等领域打造创新业态,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0个以上。

推动AI+金融(科技)示范应用。高质量建设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部署投用专用模型,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0个以上。

推动AI+交通物流示范应用。推进“车路云”一体化,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网联公交车、自动驾驶出租车等场景发展,开展“大模型+物流”模式探索,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0个以上。

推动AI+医药卫生示范应用。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东部)中心,开展医疗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临床诊疗辅助决策支持,在智能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医院、医保基金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解决方案,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0个以上。

推动AI+政务服务和城市治理示范应用。依托城市运行智能化监测调度综合平台、“城市之眼”感知系统融合平台,提升“我的南京”便民服务,城市运行态势全息感知和各类事件精准研判、应急处置水平,培育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0个以上。

5.实施产业集聚升级行动

加快人才集聚。实施“紫金山英才计划”,支持在宁高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合作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实训基地,承接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持续组织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定,集聚产业人才10万人以上。

强化人工智能企业招引培育。引进区域型和功能性总部,招引央企总部及数字科技子公司,加大人工智能芯片、多模态大模型、智能终端招引力度,建立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资源池,推进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力争集聚企业超1000家。

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引导智谷、麒麟科创园、江北新区、软件谷、建邺高新区、徐庄高新区、江宁开发区错位发展,鼓励先行先试,建成省级以上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园区3—5个。(校对/赵碧莹)

责编: 赵碧莹
来源:爱集微 #南京# #人工智能#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