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面对中国的科技创新,西方是时候告别“鸵鸟心态”了

来源:爱集微 #知识产权# #晋华# #美光# #长江存储#
8.6w

(文/朱秩磊)近段时间以来,陆续几则国内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新闻说明,随着国内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科技企业研发实力不断增强,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创新强国正在逐渐崛起,对中国以往“知识产权盗窃”的陈旧印象早该改观。

首先是在11月9日,长江存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法院起诉美光及其全资子公司侵犯其多项3D NAND技术专利,并用于旗下的固态硬盘产品中。这些专利涉及到3D NAND存储的形成方法、控制方法、直通阵列接触(TAC)、读取方法和多层堆叠方法等方面。此外,长江存储还指控称,美光在自己的专利当中引用了长江存储相关专利,证明美光了解长江存储的专利组合非常重要,但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寻求获取授权。

长江存储通过自研的Xtacking架构,已在技术上迎头赶上国际领先企业,在2021年就量产了128层3D堆叠产品,232层产品亦开始上量。尽管与美光等国际巨头相比,长江存储的市场占有率还相对较小,但其快速的技术进步和专利积累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此次诉讼是长江存储为保护自身权益和推动全球科技行业公平竞争的一次重要行动,尽管遭遇美国制裁,但长江存储已不再是存储市场新秀,已经是全球3D NAND市场重要角色,也向外界展示了中国半导体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实力。

接着在12月中旬,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第69届IEEE国际电子元件年会(IEDM)上,中国DRAM芯片制造商长鑫存储(CXMT)发表了一篇论文,展示了环绕栅极晶体管(Gate-All-Around FET,GAA)技术,适用于3纳米级芯片,而GAA技术被广泛认为是鳍式结构(FinFET)的下一代接任者。尽管该设计还远未成为一种商品化的产品,但考虑到2022年8月美国商务部更新4项半导体相关技术出口管制,其中就包括专门为开发具有环绕闸极场效晶体管(GAAFET)结构的集成电路(IC)而设计的EDA软件。尽管这一限制将严重影响中国半导体企业在下一代半导体技术方面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但长鑫存储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展示了国内企业的韧性。

来到12月23日,美光科技发言人通过邮件对外宣称,与福建晋华的知识产权纠纷已经达成全球和解,两家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撤回起诉,结束所有诉讼。这意味着,缠绕在美光、联电和福建晋华之间的长达六年的法律纠纷看到了终点。2017年12月,美光公司向美国加州联邦法庭控告福建晋华和联电,宣称联电窃取其存储芯片的知识产权并交给福建晋华。随后,福建晋华也拿起专利武器捍卫自身权利,2018年1月19日,福建晋华和联电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诉状,起诉美光公司相关产品侵权,2018年7月,福州中级法院对美光发出“诉中禁令”,后者部分产品暂时被禁止在中国销售,虽不是最终判决,但暗示美光确实有侵权之嫌。这是中国发展半导体一路被指称“窃密”和“侵权”以来,一次成功的重拳回击。

尽管上述事件均发生在存储领域,但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突飞猛进,近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23》显示,中国多项知识产权指标排名世界第一,包括专利申请(158万件)、有效商标注册(4270万件)、有效工业品外观设计注册(约280万项)、植物新品种申请(12357件)、本国有效地理标志(9571个)均位列世界第一。

在半导体行业,近日韩国《中央日报》和大韩商工会议所对韩国、美国、中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IP5)申请的半导体专利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申请的半导体专利占比自2003年的14%剧增至2022年的71.7%;2018年至2022年,中国在IP5中半导体专利申请数(135428件)排名第一,远超排名第二的美国(87573件)。可以说在过去10年内,中国在半导体诸多细分领域纷纷获得了技术专利,专利数量的增长表明中国在半导体产业中的技术实力正在迅速增强。

例如在5G行业,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去年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在全球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共21万余件,涉及4.7万项专利族,其中来自中国声明的专利族为1.8万项,全球占比40%,排名第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TOP10榜单中中国企业占半壁江山,从有效全球专利族的占比来看,华为占比为14.59%,排名第1,中兴、大唐、OPPO和小米分列4、8、9、10名;

在氮化镓领域,近几年国内产学研界技术创新活跃,专利申请量居全球前列;

在人工智能领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和机构2022年申请了29853项AI相关专利,占过去一年全球AI专利申请量的40%以上,远高于美国、日本和韩国。实际上,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早在2017年就超过了美国;

在针对AI、机器学习的存储技术领域,中国国内产学研界的创新活动居全球首位;

在新能源车领域,2014年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遥遥领先;在锂电池特别是固态电池领域,截至今年5月,全球固态电池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为20798项,其中中国有7640项,占比达36.7%;近5年,我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在集成电路领域,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集成电路领域中国公开的专利共计60513件,2020年~2022年期间专利总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25%,设计、制造、封测三个领域专利公开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08%、13.95%、13.25%。

在更多产业领域,中国的创新获得均焕发强大的活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获得的全球专利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并在计算机技术、电机、数字通信等36个领域中的29个领域位居榜首,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

然而伴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面临的知识产权盗窃指控也不断增加,显示中国作为知识产权强国的崛起被海外视为威胁,助长了围绕知识产权盗窃的舆论攻击。IAM的统计显示,2018年至2022年间,中国公司卷入美国专利诉讼的总体数量增加了 73%。同时,Darts-ip的数据显示,中国公司在美国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案件数量在2016年升高到30多件,随后在2017年有所下降,但从2017年开始,诉讼案件数量连年上升。

分析人士指出,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之一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另外就是中国越来越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这两者都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此外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崛起也令海外这些传统强势企业心生警惕,从而拿起专利武器起诉中国企业,显然,“知识产权盗窃”一词(尤其是被政客所使用)已在商业环境中越来越多地被海外公司用作绞杀中国同行的借口。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及2001年“入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砥砺奋进,中国已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在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早已从过往粗放、野蛮的“拿来主义”进入自主创新的阶段。然而,一些西方国家仍然抱守“中国以胁迫策略从世界各地盗窃知识产权”的陈旧印象,忽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

现在,是时候与自欺欺人的“鸵鸟心态”告别了。

(校对/杜莎)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知识产权# #晋华# #美光# #长江存储#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