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兴华)下行周期、需求不振、地缘政治、通货膨胀… 面临系列前所未有的行业挑战,众多半导体厂商纷纷启动“降本增效”措施。
近日,软银旗下Arm的合资公司安谋科技(Arm中国)被曝也裁员近百人引发行业关注,主要涉及SoC、HPC两大业务线的研发岗位。截至目前,安谋科技尚未对此次较大规模人员调整一事进行回应。
宏观市场环境、软银推进Arm IPO战略、国际出口管制等原因成为此次人员缩减的注脚,而随着业务布局层面的调整,安谋科技在“大芯片”方面计划终止。这家独立经营的合资公司,在去年新任管理层接手后,正在努力寻求平衡之道。
图源:南华早报
“大芯片”计划戛然而止
2018年安谋科技成立,Arm持股49%,中方资本持股51%。作为一家合资公司,安谋科技不仅是Arm在中国IP业务唯一授权运营平台,同时也可以结合中国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半导体相关IP产品。
成立四年来,安谋科技相继推出了“周易”NPU、“星辰”CPU、“山海”SPU以及“玲珑”ISP等一系列自研IP成果。数据显示,安谋科技在国内的授权客户超过300家,合作伙伴芯片出货量累计突破250亿片,核心技术专利数量逾300项,95%的国产SoC基于Arm处理器技术。
据集微网了解,此次人员调整主要涉及SoC、HPC两个部门,也是安谋科技前任CEO吴雄昂主政时期,着力推进的两个业务板块。过去两年,安谋科技也在增加相关的人才引进。
其中,HPC团队仍以IP研发为主,面向高性能CPU以及高算力AI芯片等领域。另外,SoC团队则在承接本土芯片厂商的多样化实际需求中,依托Arm以及安谋科技自研产品矩阵,开展一些类似半定制芯片设计服务方面的业务。
但去年5月,这些项目随着吴雄昂在管理层斗争中失势,新管理团队接手后而陷入尴尬境地。
“Allen(吴雄昂)离开导致原来打算开展的项目没领导敢做,此前招募的研发人员养了一年了,这些都会给公司运营以及成本上带来挑战。”一位行业人士告诉集微网。
在他看来,安谋科技此前推出的自研CPU、ISP、VPU等IP业务仍属于主航道,也符合Arm“小而美”的定位,但HPC属于“大芯片”范畴,相对而言投入周期长、资金大、风险高,而SoC业务目前又未形成较好的投入产出,因此率先遭到冲击。
“特别是在当前行业下行,Arm重启IPO的时间点,新领导团队接手后对于安谋科技业务规划进行适当的改变调整,也在情理之中。”该人士表示。
或为Arm上市扫清障碍
2023年伊始,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不再,Gartner、IC Insights和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等多家知名调研分析机构均预测今年行业将出现负增长。因此,外媒的报道中认为,安谋科技此举是为了“应对充满挑战的业务前景”。
在全球宏观经济持续低迷以及悲观的行业预期之下,裁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数据追踪网站“layoffs.fyi”显示,2023年以来,全球知名科技企业裁员整体人数已接近十万人。
另一方面,安谋科技此次人员调整出现在Arm刚刚开启IPO的当口,有分析指出,这一举措或许与Arm为加速IPO计划而扫清障碍有关。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认为,Arm上市和安谋科技裁员两件事其实不冲突,不存在非此即彼。但在目前大环境和行业前景并不好的情况下,为了自身降低成本、Arm实现高估值以及顺利上市,安谋科技对于人员和业务线进行调整也存在可能。此外,国际出口管制亦或是重要原因。
“这可能也是一个必然事件。现在很多公司都随着行情在变,其中一些公司看到寒风阵阵随时可能costdown(缩减成本)。而在国际出口管制背景下,Arm可能无法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设计架构,安谋科技的国内客户创收也会受到影响,现有的相关人才也无法发挥用处。”该人士说。
合资公司的平衡感
针对安谋科技裁员一事,Arm在一份发给国内媒体的声明中称:“安谋科技是一家独立于Arm公司且独立运营的实体,我们无法对其人事安排发表评论。但预计我们的在华业务将不受任何影响,并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早在去年3月,Arm就曾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2%-15%,大约涉及1000名员工,其中大部分是在英国和美国工作的员工。如今,安谋科技的裁员更像是在重复Arm去年的策略,甚至连约11%的裁员比例(官网披露员工总数900+)也极为接近。
尽管2022年5月新管理层上任时承诺“没有任何所谓强制裁员的计划”,但业内看来,这更像是彼时新管理层实现平稳过渡的权益之计。而软银在2月7日公布季度财报时称将推进Arm上市仅几天后,便传来安谋科技裁员的消息,这样的“步调一致”或体现出安谋科技这家合资公司新的定位。
此外,部分行业观点认为,吴雄昂掌印时期的安谋科技,在“独立”这条路上走得太急,并没有太多照顾到其他中资股东以及Arm的感受。而换帅之后,安谋科技以代表中方和软银方面的联席CEO的方式进行接管,也希望这家合资公司能够寻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感。
“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对于软银和Arm而言,或许一个营收与业务相对稳健可控的安谋科技更为重要。但对中方投资人而言,则更希望不断提升自研能力、赋能本土产业,尽快上市实现投资回报。但如何平衡好各方的权益和诉求,将进一步考验安谋科技新的管理团队,否则合资公司就失去了成立的意义。”上述行业人士表示。
(校对/张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