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专精特新IC“小巨人”报告(2022年)》发布,为“小巨人”精准画像

来源:爱集微 #专精特新# #集微报告#
3.4w

集微网消息 “十四五”以来,“专精特新”成为了经济与科技领域的热词,在多个重要会议上被反复提及,从中央到地方政策高密度落地。“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培育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解决“卡脖子”为主。

2022年12月17日,由半导体投资联盟、爱集微共同举办,以“磨砺以须,逐势破局”为主题的2023半导体投资联盟年会暨中国IC风云榜颁奖典礼在合肥成功举办,《国家级专精特新IC“小巨人”报告(2022年)》在峰会上正式发布。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已分别于2019年6月、2020年11月、2021年7月、2022年8月公布了四批,企业数量分别为248家、1744家、2930家、4357家。自第三批“小巨人”名单开始,企业数量大幅增长,第四批“小巨人”企业数量几乎是前三批的总和。

《国家级专精特新IC“小巨人”报告(2022年)》显示,前三批“小巨人”中,IC企业不足170家,占比不到3.5%;第四批“小巨人”中,IC企业超250家,占比达5.7%,在数量及占比方面皆有显著提升。

国家专精特新IC“小巨人”数量及占比,数据来源:集微咨询

《国家级专精特新IC“小巨人”报告(2022年)》从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科创情况两个层面,覆盖数量及占比、区域分布、成立年限、成长周期、注册资本、企业类型、专利情况、上市情况等信息,精准为“小巨人”企业画像。

从区域来看,前三批名单中,北、上、深三城IC“小巨人”数量差距不大,整体位于“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的成都、苏州、西安等城市存在明显的数量差距。第四批名单中,上海、深圳IC“小巨人”企业数增幅较大,表现出更强的产业活力与更深厚的企业积累,在数量上与北京拉开差距。同时,“第二梯队”的武汉、杭州等城市的IC“小巨人”企业数量增幅较大。

从成长周期来看,当选IC“小巨人”时,四批IC“小巨人”最小成立年限:第一批为7年,第二批为5年,第三批为3年。说明IC“小巨人”成长在提速,成长为“小巨人”的周期在缩短。

从上市情况来看,在四批“小巨人”企业中,科创板成为上市首选,占比最高,其次为创业板。

聚力打造“专精特新”集群已成为多地重要发力方向。透过第四批IC“小巨人”名单,能看到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例如第四批IC “小巨人”企业中,上海IC 设计特色明显。其中,处于模拟芯片赛道企业居多,在上海地区占比达25%左右,较为突出。

2022年,工信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强调要从制度上建立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组成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分层明确培育措施和标准,旨在统一全国标准。

《国家级专精特新IC“小巨人”报告(2022年)》第四章“专精特新”申报指南,对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标准、全国各省/直辖市(含计划单列市)特色化指标、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想要获取《国家级专精特新IC“小巨人”报告(2022年)》完整内容,请联系集微咨询wangyi@ijiwei.com

责编: 韩秀荣
来源:爱集微 #专精特新# #集微报告#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