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首个中文CPU指令规范发布;

来源:爱集微 #ic#
1w

1.【芯融资】4月融资月刊:超38家、超28亿元 TOP2皆超5亿元;

2.【芯视野】站上“碳中和”风口 科技储能将一飞冲天?

3.首个中文CPU指令规范发布——龙芯LoongArch基础架构手册;

4.合肥晶合增产后驱动芯片下半年将缓解,瑞信更看好驱动芯片厂;


1.【芯融资】4月融资月刊:超38家、超28亿元 TOP2皆超5亿元;

2021年4月融资情况:

- 超38家半导体企业、融资规模超28亿元

-昕原半导体(Pre-A轮,近亿美元)、瀚博半导体(A+轮,5亿元)为本月融资TOP2

-第三代半导体、AI、毫米波、传感器等领域关注度高

此外,芯密科技、上海兆芯、奕斯伟计算等7家企业或完成新的股权融资。

-上海兆芯,4月1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上海芯兆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联升业宽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苏州元禾厚望兆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股东,注册资本由59000万美元增加至116995.0333万美元。

-环峻科技,4月7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

- 芯密科技,4月25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厦门中南弘远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厦门弘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股东,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增加至3850.9168万元。

-丽恒光微,4月25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苏州市德同合心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本由1843.748000万元增加至2028.123000万元。

-宜矽源半导体,4月26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南京麦克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嘉兴稷禾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南京创矽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股东,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加至1050万元。

-同源微,4月20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苏州元禾原点智能叁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建辕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工业园区英菲睿翎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股东,注册资本由1942.857143万元增加至2241.758242万元。

-奕斯伟计算,4月19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嘉兴鼎峰硅鑫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诚池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奥闻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股东,注册资本由3563.6721万元增加至3860.3217万元。(校对/小北)


2.【芯视野】站上“碳中和”风口 科技储能将一飞冲天?

集微网报道 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已是定论,而气温升高引发的一系列后续问题是地球环境恶化的根源。为此,170多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努力把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范围内,最好是不超过1.5℃。

为了助力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已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被列为重点内容,一时之间,围绕“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和措施纷纷出台,成为社会各界谈论的热点话题。而实现碳中和所带来的能源、交通、网络等多个领域的一系列变革正开启下一个新风口。

(注:“碳”是指二氧化碳,“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当一个组织在一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达到平衡,就是“碳中和”或“零碳排放”)

新能源转型成去碳化主力

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同时也是一个碳排放大国,在全球前5大碳排放国家中,中国位列其中(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极具挑战性的是,许多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已经达到峰值并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而国的排放水平仍在上升,要想实现目标,中国面临的挑战更严峻。

来源: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EDGAR)5.0版、嘉实基金ESG研究部

据统计,目前我国碳排放总量中,发电和工业燃烧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排量,另外,建筑和交通也是碳排放量的两个主要贡献领域。而这些排放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所致。因此,从化石能源向再生能源转变无疑将是接下来的主要去碳措施。据悉,截至2050年,非化石能源将至少占中国能源结构的80% 。

前不久,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在分析师大会上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正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同时也带来了发电、储能以及用电的新挑战。

徐文伟指出,从发电来看,从集中式向分布式演进,意味着发电系统更靠近用户,过去的纯用电场景,今后也会具备自发电能力,这样就产生了更多的双向能源节点,电网具备了网络特征;从储能来看,过去只有发电和用电,能源是用多少发多少,未来新能源为主体的发电,必须有储能的缓冲池,必须实现低成本、零碳排放的大规模储能,并通过智能调度,最大限度利用绿色电能;从用电来看,必须推进综合智慧能源,通过住宅/建筑/工厂能源管理系统,实现零碳社区、零碳园区、零碳城市。因此,徐文伟认为,“我们需要构建智慧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发电、绿色储电和绿色用电。”

科技储能 大有可为

在向新能源转变过程中,在构建智慧能源互联网过程中,储能技术可以说贯穿了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负载用电的各个环节。

来源:ADI

“可再生能源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一定的间歇性,例如太阳能,阳光好的时候太阳能发电特别多,晚上没有太阳发电就很少,风能也有季节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通过储能系统可以让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就是‘削峰填谷’。”ADI中国产品事业部市场与应用经理王星炜解释说,“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功率在逐渐提升,对应的快充系统对电网的压力是很大的,通过储能系统一方面可以调整、减小对电网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地给这些新能源汽车补充能量。”

在家庭用电侧,储能能力也渐渐成为一个必选项,例如,家庭用户的太阳能电池板配套的储能系统,如果家里有新能源汽车可以和这种充电配套在一起,即使电网出现短暂性的中断供电,户用的储能系统也可以为关键性的用电器供电。

储能技术在构建绿色能源网络,节能减排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时下,1500V系统正在成为储能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电网以及可再生能源需要配套相应的储能系统。王星炜指出,“目前我们注意到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高压高功率变换器的使用,功率器件正在慢慢往碳化硅的功率器件去变革,另外一个就是高压的储能系统对整个电池管理芯片耐高压级别的更高要求。”在电动汽车应用中,电动汽车电池的安全也对电池管理芯片提出挑战,例如,关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国标中,规定电池热失控下要保证5分钟以内不起火。

对于这些新兴挑战,王星炜表示:“ADI推出的电池管理BMS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应对,BMS芯片就是整个电池系统的大脑,它可以持续不断地对电池相关的关键参数做出高精度测量,从而让整个系统可以提前做出准确判断和控制,使整个系统更加优化、效率更高,节能减排的效果更好。

据ADI测算,在新能源汽车上采用其电池管理技术后,每年可以减少7000万吨碳排放;在耗能大户数据中心中采用ADI相关技术后,数据中心的能效提升了30%。

应对气候挑战,已是刻不容缓,在走向碳中和的道路上,我们仍然任重道远。但不容置疑,科技在这一新竞赛中将发挥全面赋能作用,碳中和或将引发以去碳化为标志的一场科技革命,其中,科技储能大有可为。(校对/Sky)



3.首个中文CPU指令规范发布——龙芯LoongArch基础架构手册;

集微网消息,4月中旬,龙芯官方宣布,龙芯自主指令系统架构(Loongson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龙芯架构或LoongArch)的基础架构通过国内第三方知名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评估,并在2021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论坛主论坛上正式对外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以往Intel/AMD的x86、Arm、RISC、MIPS、SPARC指令集规范,LoongArch是首个采用中文编写的CPU规范。

龙芯架构是龙芯中科基于二十年的CPU研制和生态积累所推出的,包括基础架构部分和向量指令、虚拟化、二进制翻译等扩展部分,近2000条指令。

完全自主、技术先进、兼容生态是龙芯架构的三大特点。

首先,从整个架构的顶层规划,到各部分的功能定义,再到细节上每条指令的编码、名称、含义,在架构上进行自主重新设计,龙芯架构具有充分的自主性。

其次,摒弃了传统指令系统中部分不适应当前软硬件设计技术发展趋势的陈旧内容,吸纳了近年来指令系统设计领域诸多先进的技术发展成果。同原有兼容指令系统相比,不仅在硬件方面更易于高性能低功耗设计,而且在软件方面更易于编译优化和操作系统、虚拟机的开发。

第三,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兼容生态需求,融合了各国际主流指令系统的主要功能特性,同时依托龙芯团队在二进制翻译方面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创新,不仅能够确保现有龙芯电脑上应用二进制的无损迁移,而且能够实现多种国际主流指令系统的高效二进制翻译。(校对/LL)


4.合肥晶合增产后驱动芯片下半年将缓解,瑞信更看好驱动芯片厂;

面板报价第4季续涨有杂音。瑞士信贷指出,在面板业经历数个季度的供不应求及持续扩产,预期第4季供需转向平衡,报价由上涨转下跌,且2022年将出现供给过剩,相关影响双虎友达、群创成长性放缓。

瑞信表示,由于零组件短缺及下游重复下单,面板报价近期持续上涨,出现每个月都上涨的热况,不过从终端反馈的需求程度却不一,特别是电视面板涨幅已经偏大,开始压抑市场需求。预测供应链业绩在第3季达到高峰后,第4季面临景气反转的跌价压力。

瑞信进一步表示,中国大陆电视面板的需求减弱程度尤其明显,品牌厂因应价格大涨上调零售价格,导致今年来的需求表现不如预期。相较下,美国需求保持强劲,但伴随疫情趋缓,消费者的支出可能转向旅游和户外娱乐,下半年需求强度也有变数。

此外,瑞信认为,在大陆合肥晶合集成电路增产后,目前产能极度短缺的驱动芯片将在下半年缓解,玻璃基板和偏光片产能也会逐步提高,而大陆面板厂产能去瓶颈后,小型供应商及新厂产能增加可能加剧供过于求,推估2022年供给将大幅增加8.8%,远高于需求成长2.9%。

对照面板供应链,瑞信看好驱动芯片厂优于面板厂,包括联咏预期持续受惠芯片价格调涨,今年每股纯益(EPS)估达37元新台币。

投顾法人则认为,友达虽然有重复下单疑虑,但公司加速数位转型扩展需求,订单能见度不但直达年底还洽谈明年的需求,另外5G带动结构性成长,晶圆厂排挤面板需求可能影响缺料有更长的时间。经济日报

责编:
来源:爱集微 #ic#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