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之年的政治活动加剧了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第一季度,美国及欧洲主要国家政府、国会、关键智库和重要媒体提及中国企业的的频次高达377次。作为对比,2023年全年中国企业被提及频次仅395次。大疆创新、华大基因、中芯国际、比亚迪等中国企业被关注频次激增。本报告通过统计BIS、美国国会、欧盟委员会等机构涉华动态,并分析美国出口管制改革法修正案等重点动态,梳理了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管制动态,供中国企业参考。
具体到企业层面,本期被“点名”频次最高的企业如上表所示。与去年相比,显著的变化的是大疆和华大基因的被“点名”频次急剧增加。去年去年,大疆被提及的频次仅6次,而今年仅一季度大疆已被提到9次。去年尚未进入本表前十的华大基因,本期跃升至第四。此外,中芯国际、比亚迪和海康威视的被“点名”频次也有明显增长趋势。相应地,去年关注度较高的中兴通讯、阿里巴巴本期被提到的频次有所回落。
中国企业被“点名”频次激增,很大程度上与欧美加大对俄罗斯制裁有关,同时也是美国对华贸易管制转向更加注重执法的新阶段的表征。第一季度,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公告活动量显著低于往年,与此同时,该部门非公告行动增加,例如,今年2月,BIS向数十家美国芯片企业发出“向俄罗斯供货警告信”,随附一份包含600多家企业的名单,名单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国大陆和香港企业。
随着中美科技竞争白热化,美国遏制中国的举措已经从以出口管制为主,转向出口管制、投资限制、各类显性及隐性市场准入等多种政策工具相结合的模式。这是本季度美国对华贸易管制政策呈现出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第一季度,总统拜登连续发布港口安全、联网汽车、敏感数据安全等多项针对中国的总统令,这些总统令的实施无一例外牵涉多部门,潜在政策措施也远远不限于出口管制。
受国会换届影响,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国会涉华立法和听证会活动均较去年同期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国会反华活动有所回落。事实上,美国国会仍然是美国政界反华活动的主要推动者。本季度中国企业43%的被“点名”是由美国两院议员进行的。
本季度欧美涉华贸易管制风险议题较多,其中影响最大、最受人关注的有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问题、俄罗斯制裁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等。本报告分别以数据分析和重点案例形式,分析欧美对华贸易管制态势,并预测未来风险点。
目前,《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管制报告》已在爱集微官网与APP正式上线,欢迎登录爱集微官网、爱集微APP,首页点击“集微报告”栏目,即可进行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