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消息,国产光刻机工厂落地?中国电子院澄清;工信部公开征求意见,拟编制元宇宙标准化路线图;增芯12英寸晶圆制造产线项目封顶;德信芯片研发生产项目奠基;比亚迪工作人员泄露商业秘密?造谣者已被行拘;蔚来首款自研芯片“杨戬”发布......
热点风向
直击网传光刻机工厂“真相”,中国电子院:系北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发文,针对近期传出的“清华大学EUV项目把ASML的光刻机巨大化,实现了光刻机国产化,并已在雄安新区落地”消息,指出该项目并非国产光刻机工厂,而是北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HEPS)。
中国电子院消息显示,HEPS坐落于北京怀柔雁栖湖畔,是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它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也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早在2019年就开始建设,并将于2025年底投入使用。
9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公开征求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组筹建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并指出,当前元宇宙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认识不统一、应用不规范、伦理问题突出等挑战,亟需通过标准规范和引导元宇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组工作范围包括:(一)研究分析元宇宙领域标准化需求方向,建设和维护元宇宙行业标准体系,提出元宇宙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二)开展元宇宙领域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三)预研元宇宙在工业制造、通信等领域应用标准,以及数字身份、虚拟数字人等相关领域关键技术标准;(四)开展元宇宙领域的标准宣贯、应用推广以及人才培训等工作;(五)积极对接元宇宙国际标准化组织,适时提出、参与元宇宙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达到30782.9亿元,相比上年同比增长10.1%。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张启龙表示,按不变价计算,2022年我国R&D经费比上年增长7.7%,高于“十四五”发展规划“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据悉,我国R&D经费从1万亿元提高到2万亿元用时8年,从2万亿元提高到3万亿元用时4年。
9月19日,《山东省加快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提出到2025年,“智能硬件+数字工具+内容产品”的产业链条更加完善,元宇宙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明显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产业集聚效应位居全国前列,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5%左右、达到1500亿元左右。
9月19日,安徽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条例(草案)》。据悉,这是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立法。
安徽日报报道,草案从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围绕“首位产业”定位和全力打造创新生态、“智造”生态等“七个生态”要求,对依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多项探索创新。
草案鼓励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相关活动,并坚持规划引领,强调要根据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统筹规划产业集群空间布局,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近日,中国工程院已通过官网“互动交流”栏目回应网友问询称,中国工程院目前没有创建中国工程院大学相关工作计划。
据悉,该讨论源自长沙市科学技术局8月30日所作回应。有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友提问,长沙是否有计划在湘江科学城引进“中国工程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沙学院”?长沙市科学技术局答复称,关于湘江科学城是否引进“中国工程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沙学院”等问题,目前正在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洽谈中。
项目动态
9月20日,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发布暨增芯项目封顶活动举行。
增芯项目,全称为增芯12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量产线项目。据悉,增芯12英寸先进MEMS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量产线新建项目,一期总投资7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24万片12英寸晶圆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物联网、类工业、消费电子等领域,是相关领域产品性能表现的决定因素之一。同时,还将与IC设计、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上下游形成联动集聚效应。
9月16日,芯投微电子滤波器研发生产总部项目举行封顶仪式。
芯投微官方消息显示,该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22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通线投产。项目建成初期将聚焦射频滤波器设计、研发、生产业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低功耗和高可靠性SAW产品。项目全部建成后,千级及以上且满足各类防微振等级要求的洁净室面积超过20000平方米,将有力支撑其各类型产品研发、生产及业务拓展。
9月19日,总投资50亿元的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功率型储能器件产业基地项目奠基。
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功率型储能器件产业基地项目位于无锡惠山区,计划分两期建设,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等车规级高功率储能器件和系统,一期全面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约50亿元,二期全面达产后年销售额约100亿元。
9月20日,德信芯片高端功率器件晶圆研发生产项目奠基仪式举行。德信芯片将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高端功率器件晶圆研发生产基地,预计总投资50亿元,研发生产高端功率器件,主营产品包括高可靠性FRD、MEMES以及以光储、车载电子为主要应用场景的其他大功率、高可靠性功率半导体器件。项目一期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规划以6英寸为主的量产产线,达产时产量可达7万片每月。
9月16日,紫光超级智能工厂项目在郑州高新区开工。
紫光超级智能工厂是紫光智慧终端产业园项目的核心,将分期逐步实现450万台套智慧计算终端的出货量,年营收100亿元。智能工厂的建设,将充分依托于新华三的数字大脑全栈实力,通过AI+5G+IoT技术,贯通数据采集、清洗、应用全链路,通过“以算力换人力、以数智创定制、以智能增效能、以数流优物流、以零碳助园区”,实现高速生产、定制化生产、安全生产、自动化仓储物流及零碳智慧园区的构建。
企业动态
9月21日,蔚来在上海举办NIO IN 2023蔚来创新科技日,宣布首款自研芯片——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正式发布,其将于今年10月量产。
蔚来指出,“杨戬”芯片是蔚来智能硬件团队发布的第一颗自研芯片,8核64位处理器,提供了强大的计算支撑,并且加配8通道9bit的ADC,采样率高达1GHz,可高效捕获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还将为激光雷达降低50%的功耗。
9月19日,荣耀 V Purse 钱包折叠屏手机发布。
针对外界传出的荣耀回归华为的传闻,荣耀CEO赵明公开回应称“绝无可能”。
赵明表示,华为是荣耀最期待和最尊敬的竞争对手。当一个强大对手出现的时候,他可能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我们加入他,让他成为我们的队友,这样下去这个行业会变得越来越缺乏魅力,另一种是让自己变成他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把荣耀变成华为的优秀竞争对手,这是荣耀小伙伴最为期待和兴奋的事情。
针对9月20日晚,网络流传的“比亚迪工作人员泄露商业秘密"的信息,现已证实系谣言。深圳新闻网报道,经核查,该信息为谣言,系网民赖某(男,27岁)为博取关注编造的虚假信息。目前,赖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针对大疆总部将迁往西安、退出美国市场等网络传言,大疆新闻发言人张晓楠9月18日回应记者称:“大疆全球总部在广东深圳,目前没有计划搬迁至陕西西安。美国是大疆的重要市场之一,目前没有计划放弃美国市场。”(校对/赵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