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活动现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回顾了比亚迪发展新能源汽车过程中的心酸历程,“大家看不懂、看不上,更看不起,所有人都在质疑,比亚迪做电动汽车到底行不行。”
其同时回顾了中国汽车工业70年来的艰辛发展历程,“许多中国品牌也和比亚迪一样,也有不被认可,不被看好的经历。”为此,比亚迪要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并号召,“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历经上半年的价格战,当前,部分国内汽车品牌已启动新一轮价格战,内卷局势持续加剧,宣告此前中汽协所做努力成效甚微。
在这样的背景下,比亚迪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头羊之一,其振臂高呼无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汽车产业对价格战的焦虑,也迫使各个企业重新思考中国汽车由内卷向协同发展的新途径。比亚迪的呼吁得到了一汽、东风、上汽、奇瑞、广汽、长安、吉利、小鹏、理想等车企的积极响应。
但是,截至目前,活动上同样受到比亚迪邀请并高度肯定的长城汽车尚未表态支持,相反,8月11日上午,长城汽车CTO王远力在微博上援引汽车商业评论《贾可:什么才是中国汽车在一起的正确姿势》一文的观点称,“在这样严峻的时刻,中国汽车怎么在一起?那还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似乎以此表明长城汽车的态度。
行业周知,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是国内销量领先的3大民族品牌,各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均有不错的建树,此前彼此间也相对友好,长城汽车和比亚迪一度互换商标。
但这份暗流涌动下的平静却在今年5月25日被公开打破。长城汽车声明称,2023年4月11日,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DM-i(产品型号:BYD7152WT6HEVC2)、宋PLUS DM-i(产品型号:BYD6470ST6HEV2)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随后,双方的战争从彼此对攻延伸至互诉“代言人”。
7月24日,比亚迪起诉观点偏向长城汽车的车评人“龙猪集车”,认为后者账号长期发布比亚迪汽车事故片段,涉嫌抹黑、诋毁比亚迪汽车,对比亚迪品牌声誉造成了损害,要求后者删除相关侵权言论、公开道歉并赔偿500万元人民币。
7月25日,长城汽车正式启动针对 "向北不断电"、"向东北 "、"大眼哥说车"、"正能量爱国说车"、"只投龙头BYD"、"电电加电聊电车"六个账号的诉讼程序,鉴于六个账号均存在涉嫌严重侵权行为,长城汽车将向上述账号运营主体分别索赔200万元-500万元。
由于两家车企所起诉的车评人带有一定观点偏向性,被行业认为是双方明争暗斗的延伸。
事实上,双方争执背后则是汽车电动化来带的产业巨大变革,比亚迪由连续多年销量徘徊瞬间飙升,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6万辆,也是全球首家成功全面转型新能源的传统车企。
反观长城汽车,哈弗等代表车型市场推进受阻,混合动力技术发布滞后,带来了销量承压,特别是代表未来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虽然今年1-7月累计销量仍同比增长64%至121965辆,但总量不及比亚迪一个月销量的1/2。
销量受阻带来的影响正日益凸显。近日长城汽车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15,000万元到155,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405,050.19万元到445,050.19万元,同比预降72.32%到79.47%。
而比亚迪7月销售新能源汽车262161辆,1-7月累计销售1517798辆,同比增长88.81%。近日比亚迪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050,000万元–1,17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92.05%-225.4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930,000万元–1,03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06.99%-240%。
(校对/占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