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芯元智公开智驾芯片最新进展:入局即破局,助力车企降本增效

来源:爱集微 #爱芯元智# #智能驾驶#
5.5w

(文/杜莎) 2023年,车企智能驾驶迎来量产的关键“赛点”,智驾芯片赛道也再添“新玩家”。今年6月初,人工智能视觉感知芯片研发及基础算力平台公司爱芯元智宣布正式入局智驾芯片市场。从智慧城市跨入车载市场,爱芯元智这一拓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智驾芯片领域已进入混战,爱芯元智此时入局是否已“错失先机”?和其他玩家相比,爱芯元智的智驾芯片有何优势以及产品进展如何……

相信业界有不少人对爱芯元智布局汽车业务都充满着类似的疑问和好奇。在刚刚过去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爱芯元智携旗下车载产品及相关应用方案亮相,在同期的媒体交流会上,爱芯元智汽车事业部总裁龚惠民对以上疑问进行了深刻解读,也再次向业界展示了进入智能汽车赛道的底气 、信心与进展。

进入智驾芯片赛道的逻辑与定位

去年以来,自动驾驶赛道进入寒冬,业内大佬更是对无人驾驶唱衰,直言无人驾驶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而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历经发展的喧闹和熙攘,业内也认为自动驾驶这一赛道正在回归理性和冷静,回到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对于抵达的道路也愈发清晰。

正如龚惠民所言,在整个智能驾驶赛道里,其实已形成几类不同的细分市场,一类是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一类是L2+、L2++,类似于高速NOA、城市NOA;再有一类是L2 ADAS市场。那么,对于未来的主流市场,业界几乎达成共识:未来3-5年,L2 ADAS、L2+、L2++高阶辅助驾驶将作为智能车辆标配持续占领市场。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智能驾驶普及应用的重要基石,智能驾驶芯片的需求必将持续激增。如今,全球的智驾芯片玩家都在奋力狂奔。就市场格局来看,除特斯拉自研自用FSD芯片外,大部分量产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国内外车企原来都依赖Mobileye、英伟达等公司的芯片。但这两年以来,新一轮的智能电动汽车浪潮,叠加中国车企的崛起,为中国厂商创造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且部分企业已崭露头角,并逐渐加入到与国外智驾芯片公司的角逐中。

如此来看,爱芯元智切入的时间是否有些晚?对此,龚惠民表示:“虽然我们今年才官宣进入智驾芯片赛道,但我们在技术储备上已有相当深的积累。如今,我们的技术已在智慧城市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在视觉感知、计算这些基础技术上,智慧城市的应用跟车的应用有相通之处。所以我们把相关技术应用到车上,其实能够很快生产出适合车载场景的产品。

量产的车载产品更是强有力的证明。爱芯元智已基于自研的两大核心技术爱芯智眸®AI-ISP和爱芯通元®混合精度NPU,研发了M55和M76两个系列智驾芯片。尤其对于M55系列,爱芯元智去年就完成了车规认证,并一直在打造成熟的方案和商业化落地,如今已有两款搭载M55系列芯片的车型进入大规模量产。M76系列芯片在跑Transformer算法性能和功耗两个方面均处于业界领先的位置,目前算力达到60TOPS,预计明年初通过车规级认证,面向L2+级智能驾驶市场。另一款算力达100+TOPS的芯片M77系列也在同步开发中。

对此,龚惠民强调道,“这一赛道入局者确实很多,竞争也异常激烈。但我认为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置身于整个市场,核心问题是如何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以及在定位的市场中,你的产品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从爱芯元智的角度来看,我们秉持的理念是用‘普惠AI,造就美好生活’。具体到智驾领域,我们现在的定位就是Tier2,主要通过M55、M76系列分别瞄准L2 ADAS、L2+高速NOA等市场,能够帮助车厂客户快速地把这些功能以高性价比的优势顺利落地,给驾乘体验带来很大提升的同时,让客户抓住当下主流市场进行大规模量产,我们自然而然也会从中受益。”龚惠民补充道。

智驾芯片前装上车,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回到商业的本质,芯片公司成功与否最终考量的一大维度是规模化量产落地,因此汽车芯片厂商在产品设计前期必须充分预测市场的需求。

纵观市场,今年有两大市场爆发点:一方面,伴随智能驾驶量产迈入“深水区”,车企、Tier1对于多场景智能驾驶方案越发渴望,因此兼具功能体验与成本优势的“行泊一体”自去年以来火爆出圈,并在今年有大量车型落地。另一方面,电子后视镜(CMS)真正迎来了量产元年。2023年7月1日,《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正式实施,新国标明确独立搭载CMS电子后视镜的车辆允许合法量产上路,且据申万宏源证券预测,CMS系统单价有望下降渗透至销量更大的中端车型中,预计2025年CMS渗透率将达到15%,本田、小鹏、路特斯等车企也明确表示会在部分车型上搭载CMS。

深入车载领域,爱芯元智也充分结合市场的需求推出了行泊一体域控开发套件、CMS开发套件,并在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同步展出。

爱芯元智的行泊一体域控开发套件拥有丰富的板级资源,支持客户开发验证,支持多达11路摄像头接入,且有主流安全MCU,IMU和超声波雷达等扩展接口。同时,爱芯智眸®AI-ISP保障画质实时高清,为隧道、暗场等多种行车场景的安全加分。此外,成熟高效NPU工具链支持主流BEV/Transformer算子,PTQ高精度量化简化开发,有助于开发者快速上手。

爱芯元智CMS开发套件的优势也十分明显,AI算力支持丰富智能算法扩展,包括污迹检测、BSD等,易用SDK支持视野拓展、自动缩放、图层叠加等CMS功能,双路超低延时<60ms,眼见即真实。而且,爱芯智眸®AI-ISP赋能支持高光抑制,暗场全彩,去紫边等多种典型场景,灯再暗也能看见。

当然,对于企业而言,开发并不能“闭门造车”,生态间合作共赢才能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为此,爱芯元智在此次展会上也带来了合作伙伴的落地产品。

例如,IFV780乘用车智能视觉感知系统:这套系统基于爱芯M55H SoC芯片,在技术上满足L2+功能应用,全栈算法自研,适配1R1V、3R1V、5R1V以及纯视觉等多种技术实现,降本增效,无缝切换,在主动安全上可满足C-NCAP,E-NCAP五星评分。

DAE-OADS5210-LY前视一体机:适用于整车L2级ADAS应用场景,采用高性能爱芯M55H芯片,使用嵌入式多核CPU、多核神经网络处理器自由结合方案,支持ACC、AEB、LKA、ISA、TSR、LDW、TJA、SAS、FCW、LDW、LCC等多种功能。

官宣虽晚,但这些合作案例都说明爱芯元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已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未来也将进入发展新台阶。对此,龚惠民表示:“除了爱芯元智M55系列芯片已实现前装上车之外,我们其实还有很多的在手订单,从我们的预测来说,我们今年应该会进入一个批量交付的过程,到明年会步入非常大的规模化交付阶段,总体的进展比较快速。”

降本增效,本土智驾芯片玩家的机会来了

2023年已过去一半,审视今年的中国车市,“降价”、“洗牌”、“增速放缓”一个都不落下,多位车企大佬公开表达今年的汽车市场是20年来最卷的年份,没有之一,甚至直言“大家看到的这个卷其实刚开始,未来还会更卷。无论一些车企今天的成绩多么好,都不代表未来能活下来。未来车市的洗牌将会非常惨烈,市场竞争也会非常大”。

其实,令中国汽车人焦虑的本质还是盈利难。众所周知,前两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但在国内100多个电动乘用车品牌中真正盈利的品牌屈指可数。而如今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可以预见盈利性将进一步削弱,淘汰赛也会由此加剧。

“降价”、“内卷”汽车行业两大热词下,今年汽车产业链的核心是“降本增效”,寻求“价值战”的转型。当然这种理念背后,对于本土智驾芯片自然是一大利好,而且无论从成本、供应链安全、生态以及服务方面考量,本土芯片都具有优势。

龚惠民指出:“确实今年以来,不同于此前的硬件预埋、堆料,车企对成本控制有很大的诉求。当然核心除了降本,更关键的还是增效。因此,我们应考量的并不只是芯片的成本,而是怎么用一个最好的系统成本达到最佳的用户体验效果,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在降本增效方面,爱芯元智的智驾产品有其独特优势。龚惠民指出:“在我们自研的核心技术上,爱芯智眸®AI-ISP、混合精度NPU都非常具有竞争优势,可以帮助车企打造具有性价比优势且差异化的产品。一方面得益于爱芯智眸®AI-ISP的加持,我们可以用更具性价比的传感器方案来降低系统成本 ,例如市场上主流的5V5R、6V5R的方案,我们可以用6V3R或6V1R来实现一样的感知效果。另一方面在系统组件上,现在市面上做行泊一体方案大多采用多芯片,而我们用单芯片方案就可以达到同样或者更好的效果,这对车企而言成本自然就大幅下降了。”

除了芯片本身,爱芯元智的开发平台和工具链也可以帮助客户快速开发,实现降本增效。龚惠民介绍道,“爱芯元智原先在智慧城市上出货量非常大,不断地迭代和积累已经让我们的开发平台非常成熟、好用且易用。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能够帮助客户在短短数月之内就完成开发,而且工具链能够帮助他们在一个小时之内上手。这也是我们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能够实现从零走到量产的关键。”

写在最后

研究表明,中国新车L2以及L2以上ADAS的渗透率和增长速度均已超过国外的水平,且中国的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的认可和付出的溢价也高于美欧;另一方面,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也将催生对智驾芯片的需求,“天时地利”兼具,本土智驾芯片玩家的机会来了。接下来,智驾芯片厂商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打磨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全面加速车企、生态伙伴高效量产智驾方案。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爱芯元智# #智能驾驶#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