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基础设施,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特别强调,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
以“健全5G千兆版图,加速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5G千兆网产业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处潘焱介绍,上海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要求,主动顺应和掌握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科学部署,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率先提出以“网络为基础、数据为核心、算力为关键、安全为底线”的数创新设施的概念,构建现代化产业的数字基础底座,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深化。
潘焱进一步介绍,上海数创新设施建设在网络、算力、终端、安全、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以及未来的工作计划。
上海“新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潘焱介绍,当前,上海“新设施”建设已取得显著进展。
在网络方面,截至2023年4月底,全市累计建设5G室外基站超7.1万个、5G室内小站超30万个,千兆接入能力覆盖家庭961万户。
在算力方面,依托市超级计算中心打造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普惠算力,满足科研机构和广大中小企业的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积极探索算力调度模式。
在终端方面,打造“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域物联专网体系,已部署消防水压、门磁感应、燃气报警、环境指数等30余种近百万个智能感知终端;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动态监测平台,推进平台相关软件开发和硬件部署,已部署5.8万个测速设备。
在安全方面,网络基础设施IPv6改造全面完成,基础电信企业全面完成移动网络、固定网络端到端、窄带移动物联网、骨干网络互联互通等IPv6改造。云网端到端IPv6部署全面就绪,主要应用基础设施企业的全部服务节点完成IPv6改造并对外提供商用服务。
在应用方面,全市累计推进超890项5G创新应用,江南造船、华山医院和交通银行三个项目成功入选2022世界5G大会—5G十大应用案例。
“新设施”服务智能制造
潘焱指出,现阶段,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是广大制造业企业的内生需求,上海规上工业企业细分门类众多,需求差异性大、个性化突出。
“新设施”与工业特有的技术、知识、经验紧密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生产监测、远程服务、智慧物流等基础环节向数字化研发、机器视觉检测、精准设备控制等关键环节延伸,这一过程复杂性高、难度大,需要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充分调动产业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打好“团体赛”。
潘焱表示,未来,上海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继续打造数创新设施。
一是以网络为基础,面向教育、制造、医疗等场景部署5G、千兆光网,实现重点区域“双千兆”网络全面覆盖;探索数据中心内无损传输网络试点应用。
二是以数据为核心,完善智能制造信息基础新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丰富解决方案和产品超市内容。实现供给方和需求方快速匹配、新设施升级快速落地。
三是以算力为关键,引导企业积极接入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实现市域算力资源高效调度;通过算力网络创新联合实验室机制,推动算网融合应用,促进成果孵化和产业转化。
四是以安全为底线,推进IPv6单栈试点应用范围和场景不断扩展,在教育、制造、医疗等行业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经验,确保行业数据安全、算力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