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视野】俄军武器装备芯片来自中国?西方媒体同室操戈花式“隔空打脸”

来源:爱集微 #芯视野# #俄罗斯# #武器装备# #军用芯片# #西方媒体#
7.2w

集微网报道,当地时间5月11日,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国会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美国主导的制裁迫使俄罗斯在一些军事装备中使用来自洗碗机和冰箱中的计算芯片。

据雷蒙多透露,自2月底开始对俄制裁以来,美国对俄的技术出口下降了近70%,另外36个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出口管制措施。

这一度引起了部分美国媒体的“狂欢”,《华盛顿邮报》、商业内幕网站、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媒体争相报道了雷蒙多表述的“功绩”。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

不过,国内也有舆论根据军事常识角度解读,认为雷蒙多大概率被乌克兰人忽悠了。

仅仅约20天后,或许让雷蒙多更扎心的是,美国知名防务媒体“The Drive”曝出,根据乌克兰情报部门提供的一份详细清单,在乌克兰军队拆解几件缴获或部分摧毁的俄军装备中,发现俄军使用了大量外国的芯片——尤其是美国制造的芯片。

眼看美国“一顿操作猛如虎”仍收效甚微后,The Drive也不忘契合部分西方畸形价值观,在没有阐述任何相关证据的情况下,在网站刊发文末留下了主观臆测的点睛之笔——“这事与中国有关”。

那么,俄罗斯有哪些军事装备大量采用了美制半导体?这些芯片和相关部件究竟从何而来?以及俄军装备是否真的非常依赖美国芯片?本文将深入探讨和解答。

俄军装备被曝广泛使用美制半导体

日前,根据The Drive网站旗下“The War Zone”栏目报道,乌克兰情报部门提供了一份迄今为止关于俄军装备使用外国芯片最详细的清单,并说明其如何采购这些关键芯片和其他组件。

具体而言,在俄军“巴尔瑙尔-T”防空指挥车的通信系统中,发现来自英特尔(Intel)、麦瑞半导体(Micrel)、美光科技(Micron)和爱特梅尔(Atmel)等美国制造商的8颗芯片。

在俄军“铠甲”防空系统的测向仪中发现5颗美制芯片,分别由AMD、罗彻斯特电子(Rochester)、德州仪器(TI)和凌力尔特科技(Linear)制造。

在俄军“Kh-101”巡航导弹中则发现至少35颗美国芯片,制造商包括德州仪器、爱特梅尔、罗切斯特电子、赛普拉斯半导体(Cypress)、美信半导体(Maxim)、赛灵思(Xilinx)、英飞凌(Infineon)、英特尔、安森美(Onsemi)和美光科技。

卡-52武装直升机 图源:美联社

另外,在俄军“卡-52”武装直升机的光电转塔中发现22颗美国芯片和1颗韩国芯片。其中,美国制造商包括德州仪器、IDT、Altera、伯尔-布朗(Burr-Brown)、亚德诺半导体(ADI)、美光科技、凌力尔特科和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

消息一出,由于提供组件清单的乌克兰情报官员无法说明芯片来源,The War Zone随后对几乎所有涉及的相关芯片厂商发送了采访需求。而神经立即绷紧的各大厂商纷纷强调,已停止在俄罗斯的业务,并表示不清楚俄方如何获得相关产品等。

其中,安森美的公关负责人Stefanie Cuene表示,“他们公司的芯片是一种商品,而不是军用级别用品,在公开市场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买到。”

英飞凌科技发言人Gregor Rodehüser说道,“我们已经停止向俄罗斯直接和间接运送货物,尚未发现任何证据表明我们的产品在俄罗斯用于军事目的。”

英特尔企业传播总监Penny Bruce则称:“英特尔已经暂停向俄罗斯客户发货,但我们并不能控制客户制造的产品,或客户可能使用的应用程序。”

网传乌军缴获的“巴尔瑙尔-T 9S932-1”防空指挥车 图源:社交媒体

对此,The War Zone在报道中指出,没有迹象表明这些俄罗斯装备中的任何芯片违反了禁令。但由于其中部分厂商如凌力尔特、IDT、麦瑞半导体、爱特梅尔、赛普拉斯半导体、Altera、伯尔-布朗等已经在多年前被收购,因此这些芯片来源可能并非原厂,而是来自于二手产品拆解回收。

接着,文章进一步推理总结道,回收芯片是一个庞大且基本不受监管的市场,其中主要的参与者就是中国企业。鉴于俄罗斯对大量芯片和其他部件的依赖以及和中国的密切关系,美国的半导体制裁措施的长期影响还有待观察。

对于这一凭空想象的“神来之笔”,不免让笔者联想到,2月25日,当美国总统乔·拜登宣布任何使用美国技术开发的芯片都禁止出售给俄罗斯后,全球知名财经杂志《财富》报道称:

俄罗斯大约70%的芯片供应来自中国,而中国可能会无视拜登的禁令。不过,中国只能生产相对低端的芯片组,适合用于汽车和家用电器,但由于不够先进还无法引导俄罗斯的导弹。

图源:Fortune

有趣的是,全文通篇除了给出这一吓人的数据和标题外,没有再出现任何“证据”支撑,甚至文中也不愿再多用一个字来论述,说70%就70%,言简意赅。这着实给大众上了一堂西方新闻的“财富”课。

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且看西方媒体如何同室操戈一场花式“隔空打脸”。

专家:“芯片像毒品生意,有黑市网络”

其实在所谓“俄军装备使用外国芯片最详细清单”曝出之前,已经有机构专家表示,如何避免芯片出现在俄罗斯武器中成为一大挑战,而厘清芯片去向如追查毒品流向一样困难。

据路透社4月的报道,2016年,美国芯片厂商美满电子(Marvell)得知旗下一颗芯片出现在俄罗斯无人侦察机内部后展开调查,但只查到这个成本不到 2 美元的芯片于2009年在亚洲转手两次,最终持有的经销商倒闭后就没有下文。

美满电子首席运营官Chris Koopmans最近表示:"我们无法进一步追踪它。”但几年后,立陶宛寻获的无人机上又出现这类芯片。但值得注意的是,美满电子的案例只是芯片厂商无力追踪旗下产品下落的无数例子之一。

正如欧盟和德国资助的“冲突军备研究所”去年公布的报告就指出,俄军无人机中也发现了英特尔、恩智浦、亚德诺半导体 、三星电子、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的芯片。这其中有不少是经过充分测试的旧芯片。面对美国制裁措施的威压,各相关半导体厂商均矢口否认。

图源:路透社

对于这些芯片的溯源问题,美国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科技政策计划主任James Lewis表示:“这就像毒品交易,有掮客、有中间人、有洗钱…也有黑市销赃网络。”要厘清芯片去向,就像在追查毒品流向。

他还强调,现在制裁俄罗斯的重点,不是去追查每颗芯片下落,而是如同情报圈一直努力尝试去打乱供应链。但一些美国知名人士也表示,寻找解决方案可能需要创造性的技术方法。

其中,谷歌前董事长Eric Schmidt称,可以在每颗芯片上设置公钥与私钥机制以授权使用;美满电子表示,正与合作伙伴推进愈来愈多产品支持指纹辨识和追踪功能;全球半导体联盟技术主管Tom Katsioulas则提议,各成员应致力于建立“可信的IoT生态系统安全”,以对芯片进行标记和跟踪。

不过,要在一颗低成本芯片附加上述功能但又不涨价很难,或许还需要在制造工艺、政策规范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口。

对此,致力促进供应链安全的软件公司Aegis Software主管说道,“讽刺的是,我们早就万事俱备,包括区块链、装置身份识别等技术,但只欠东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可能就是催化的契机。”

这位主管显然低估了黑市网络等途径的能量。实际上,美国在追踪相关芯片溯源上面临的挑战势必比其所设想的艰难不少。

5月下旬,执着的路透社继续发文探讨“军事技术如何在违反美国出口管制的情况下到达俄罗斯”这一议题,并指出美国当局大约花了五年时间才完成,对一名莫斯科商人违法向俄罗斯军队运送美国计算机芯片的案件审理。

而在美国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下,敏感的西方技术进入俄罗斯显然并非个案。据美国当局称,在2008年至2014年期间,一对父子团队就从新泽西州向俄罗斯军事、情报和核弹头设计计划直接相关的公司,走私了价值超过6500万美元的敏感微芯片。

2008年,俄罗斯总统普京等人参观俄防空军工厂。 图源:路透社

对于俄军武器装备出现大量美制芯片的缘由,美国Reddit论坛上一个获高赞的网友概括较为简洁,“俄罗斯不是直接从美国购买,通过其他国家的空壳公司并不太难。我的意思是,这就像美国在冷战期间从俄罗斯购买几吨钛矿来制造SR-71间谍飞机一样。”

调研:俄罗斯自德国进口芯片额“一家独大”

对于The Dive、《财富》等媒体宣称的“俄军武器装备芯片供应事关中国”以及“俄罗斯七成芯片由中国供应”的论调,如果说路透社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隔空回怼,那么美国权威科技媒体Protocol就是通过用客观数据将花式“打脸”进行得更彻底一些。

此前,Protocol曾分析了由Import Genius提供的从2017年到2021年7月的14.6万份俄罗斯海关对于内存和处理器的进口记录。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7年到2021年间,俄罗斯进口额最高的品牌依次是英飞凌、Integra、三菱、赛米控、ABB、富士、AMPLEON、安森美、意法半导体、威世等。

哈佛商学院教授Willy Shih称,俄罗斯很大一部分进口芯片是用于工业设备、开关和电机控制等物品的模拟半导体,而这些芯片多由美国和欧洲公司供应。其中,英飞凌、ABB、AMPLEON、意法半导体是欧洲公司,Integra、安森美、威世是美国公司,三菱、富士是日本公司。

另外,Willy Shih提到,值得注意的是,数据中没有包括德州仪器和亚德诺半导体这两家美国最大的模拟芯片公司,但俄罗斯可能通过迪拜和其他地方的分销商采购其大量芯片。

显而易见,俄罗斯进口的大多数原始芯片不如英特尔和英伟达等公司制造的微处理器和图形芯片广为人知,同时在全球5500亿美元的市场中占比微乎其微,但它们对于生产汽车和数百种其他消费品仍然十分重要。

数据显示,俄罗斯在 2021 年上半年左右进口了价值近4000万美元的“散装”芯片。其中,德国的英飞凌向俄罗斯出口的散装芯片价值最大,具体产品则包括一系列电源管理芯片和其他类型的传感器。

除了模拟芯片,存储器也是俄罗斯进口规模较大的品类。2021年前七个月,俄罗斯共进口价值约5000万美元的存储芯片,全年进口规模预计接近7500万美元。根据Import Genius的数据,俄罗斯从三星采购存储芯片最大,基本在每年约1500万美元。

另据该统计显示,俄罗斯的芯片进口主要来自德国、中国大陆、美国、中国香港和芬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17年到2021年上半年,俄罗斯从德国进口数额最大,达到近1亿美元,从中国大陆进口不到2500万美元,与美国、中国香港接近。

总体上,从俄罗斯过去的芯片进口情况来看,主要来自欧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虽然欧美、日本、韩国等已经对俄罗斯发起出口管制,但中国在继续向俄罗斯出口芯片方面也势必存在不少难度。

由此,自己不卖同时禁止一帮小老弟运送,然后就将问题甩锅中国的说法和行为确实不够厚道。这就好比新世纪的“掩耳盗铃”,“捂上自己耳朵我就没偷东西。”

俄军装备核心技术“完全依赖西方”?

对于乌克兰情报部门提供的俄军装备使用外国芯片清单,The Drive援引北约和美国军方的反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电子战及假想敌专家Skip Parish的话表示:

这凸显出在俄罗斯武器系统在关键的敏感部分——瞄准、导航、通信和武器运行中的集成芯片组的应用“完全依赖西方技术”,以及显示了在《国际武器贸易条例》中“美国控制失效或不存在”。

“巴尔瑙尔-T”防空指挥车通信系统 图源:The Drive网站

无疑,这位专家的后半句由于“铁证如山”自然在理,但是前半句提及的“完全依赖西方技术”也是如此吗?其实这可能是他的“政治属性”发言或“一厢情愿”。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化军事技术的精进发展,武器系统中电子设备的比重迅速增加,同时对高端芯片的需求也快速提高。而一定程度上由于欠缺高端芯片所致,“傻大粗”成为不少人对俄罗斯武器装备的印象。

但从乌克兰危机至今,半导体工业薄弱的俄罗斯经受了西方一轮又一轮制裁,却仍能推出一批又一批的尖端武器。而这种看上去很不科学的境况背后,主要得益于俄罗斯科学家极其扎实的基础理论能力,以及强劲的系统工程能力。

对此,中国导弹专家郭衍莹曾撰文称,俄罗斯充分发挥自己在电子管方面的技术优势,利用射频电路和模拟电路实现了对一些关键芯片的替代。尽管没有高端芯片,但设计人员多方面采取自主创新措施,尤其是提倡扬长避短,设计出构思独特、性能优良的微波(射频)电路、模拟电路等来替代高档芯片。

以美国的爱国者-3和俄罗斯的S-300-2相控雷达举例。美国的逻辑是给雷达装最先进的芯片,把算力堆起来解题以及达到先进性能。

但俄罗斯在雷达中采用一种“他激晶体振荡器”作为中频信号积累。其体积虽比芯片要大,但比一般集成电路要小,可以替换FFT(富利哀变换运算)的基本功能。虽然由于元件的小型化有先天不足,同时装备看起来比较“傻大粗”,但核心指标基本可以达到与爱国者同等水平。

The S-300防空导弹系统

据悉,美国有一批雷达专家对俄罗斯S-300雷达系统设计的评价是:“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其中还有很多让美国专家们称赞的创新之举,比如S-300采用X波段,利用了低损耗波导进行微波传输,加上独特的收发隔离技术,将S-300的天馈系统的总微波损耗降到了5dB左右。但爱国者雷达天馈系统的损耗可高达7-12dB。

可以说,这类曲线救国、出奇制胜的招数,大大增强了俄罗斯武器的总体性能和军备实力,同时降低了没有高端芯片给其国防军工力量带来的不利影响。

但郭衍莹也指出,俄罗斯利用模拟电路替代高端芯片也是出于无奈,流传已广的“他激晶体振荡器”其实并不是俄罗斯集成电路领域的“万能神器”,也绝不是“只要俄罗斯没有的芯片就用它就行”。相对而言,他仍认可采用高端芯片将使武器装备具备诸多明显好处。

至于前文提到的“俄罗斯在军事装备中使用来自洗碗机和冰箱中的计算芯片”,是乌克兰方面在撒谎吗?那倒也未必。

由于民用芯片在运算性能方面走在军用芯片的前面,很多电子设备对稳定性要求不高、或重视性价比的消耗类装备都大量使用民用芯片。目前,这种情况已在多国军队中普遍出现。

“秃鹰群”超级计算机 

例如美国空军曾采购1700多部PS3游戏机组成代号“秃鹰”的矩阵式超级计算机;美国海军习惯用内含芯片的Xbox游戏手柄来控制潜望镜等装备。另外,美国多种军事装备也曾采购大量民用芯片。

因此,虽然敏感的系统中不太可能出现这类情况,但如果在俄军的导弹、小型无人机或者坦克临时添加的某些装置里发现了民用芯片,其实也实属正常。所以,美商务部长雷蒙多可以无所谓被乌克兰人忽悠与否,但难逃被俄军武器装备中曝出的一堆美制半导体“打脸”。

结语

诚然,计算机控制芯片、通信芯片、DSP、FPGA和ADC/DAC等高端芯片对军事装备至关重要,甚至是改善相关性能的关键。比如美国第五代隐身战斗机F-35就因“浑身上下都装满芯片”,实现了多项世界领先的军事性能。

而在军事装备较量中,俄罗斯自知无力和美国全面拼比,但可以抓住主要指标世界领先。他们不追求使用最先进的元器件和技术,但要求整体系统水平和可靠性、稳定性必须一流,从而通过系统工程大大弥补了因缺少高端芯片导致的缺陷。

简而言之,在剑走偏锋、扬长避短同时,俄罗斯凭借强大的基础科学、科研人才和体系,创新地设计出模拟电路来替代芯片,并在自身优势领域大胆创新、砥砺探索,实现了武器装备总体水平世界一流。某种程度上,这种思路及做法也值得国内借鉴。

但需要警惕的是,由于国际地缘政治、意识形态以及中国经济崛起等系列复杂因素影响,部分西方媒体已经将“甩锅中国”视为畸形的“政治正确”和攫取相关利益的“试金石”,甚至为此无中生有、颠倒是非或栽赃嫁祸等。

由此,诙谐的一幕是:在舆论自由的美丽国,如果检视同一时期的不同媒体论调,或者同一媒体不同时期的说辞,有时会有惊人的“发现”,即各类花式“隔空打脸”。对此,借用中国古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慎独自律,修己安人。

对国人而言,无论西方媒体的“唇枪舌剑”如何演绎,除了适当的有力回击,还当继续贯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精耕奋进、自强不息。而从一个侧面角度看,或许西方媒体舆论的所谓“自嘲或狂欢”,也是中国守正出奇、行稳致远的别样机遇。(校对/隐德莱希)

责编: 武守哲
来源:爱集微 #芯视野# #俄罗斯# #武器装备# #军用芯片# #西方媒体#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