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智驾】被疑PPT造车,鸿海连发3款电动汽车“掷地有声”?

来源:爱集微 #芯智驾# #鸿海# #思林杰#
2.3w

芯智驾──集萃产学研企名家观点,全面剖析AI芯片、第三代半导体等在汽车“大变形”时代的机会与挑战!

集微网报道,昨天(10月18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选在集团创办人郭台铭生日当天举办今年的科技日活动,并正式发布基于MIH电动平台打造的三款电动汽车:Model C SUV、Model E轿车和Model T电动巴士,裕隆集团CEO严陈莉莲搭乘Model C、创办人郭台铭驾驶Model E现身。

图源:鸿海

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在电动汽车领域,鸿海不再是新手。“去年的鸿海科技日,集团宣示了发展电动汽车的策略。今年,集团以平均每个月公布一个合作案的速度,建立了电动车供应链和出海口,也陆续展现集团在电动汽车硬件方面成果。明后年将接力秀出电动汽车软件和半导体的实力。”

一口气推3款电动车型,被置疑PPT造车?

前些天,鸿海就推出了科技日的宣传片,网络上有声音质疑预告片段是虚拟动画。对此,刘扬伟表示,如今三款电动汽车的展示,也是对这些质疑强有力的回应。

这三款电动汽车虽都是基于MIH电动平台打造,但各自的市场定位不同。Model C SUV侧重电动汽车的本质,Model E轿车侧重电动汽车的科技创新,Model T电动巴士则侧重智能与大众运输工具的应用。

据官方介绍,Model C售价不高,目前已完成安全测试,正在进行20万公里的实测阶段,每年将有5万辆产能,第一辆将于2023年在中国台湾上市。

Model-E由郭台铭驾驶入场,他表示:“这是我71岁以来收到的最好礼物,从产品构思、外型设计、电池设计、机构工程、三电系统、内装系统,到操控系统的整合工程,Model E仅花了一年时间。”他还透露,Model E如果通过交通部的审验,并将在Model C上市后跟进上市。

Model-T是一款电动巴士,驾驶位有3个显示屏,设有48寸屏幕、人体工学座椅。这还是中国台湾电动巴士首次搭载电子后视镜和内轮刹车警示系统,续航400km,满载爬坡度25%,可通过视觉、听觉警示行人,最高车速120千米每小时以上,搭载雷达探测周围环境。

这三款车型能短短一年时间快速登台的关键,无疑是鸿海的MIH开放平台,借此标准化、模组化、弹性化造车平台,全球合作伙伴的技术与资源得以聚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款电动汽车均为基于“MIH”的参考原型车,可作为客户规划自身产品时的参考版本,客户后续也能够依据自身品牌的需求做出相应调整。

鸿海表示,“在发展电动车的路上,鸿海已经准备好了!”

裕隆集团CEO严陈莉莲表示,裕隆集团的Luxgen及CMC自主品牌将是鸿华先进(鸿海与裕隆合资公司)产品平台的首发客户。

实车的展出并没有消除网友的全部质疑:一部分声称,发布不一定就能量产和上市,后续还要等很长时间;还有一部分网友直言,或许是PPT造车,当然因为业界不乏这样的案例,如拜腾、恒大汽车等也曾在高调官宣和发布新车后,却迟迟无法量产。

毕竟造车终究是不同于消费电子,资金投入、门槛难度以及所涉的产业链环节都不可比拟。

鸿海电动汽车的量产之路,有一定的基础

但从鸿海官宣后的一些动作来看,其量产的可能性似乎并不低。

去年,鸿海联合裕隆共同推出了MIH电动车开放平台,旨在使上下游资源紧密结合,加速软硬件开发并降低开发成本。MIH平台主要参与者包括汽车供应商、通讯零部件供应商、电气相关厂商、软件开发商以及云端联网供应商等。今年科技日上,鸿海表示该平台上已聚集近2000多家成员。

正如官方所言, 如果说特斯拉是“电动车界的iPhone”,MIH的定位更像是“电动车届的安卓”。未来,MIH也将成为鸿海和车厂展开合作的重要纽带。

有了坚实的基础,鸿海今年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步伐更为激进。

鸿海已与拜腾、Fisker、STELLANTIS、吉利等车企建立合资或合作关系。今年7月,鸿海还入股硕禾、美国电池开发制造商SES,开发电池材料,同时还宣布将与日本电产合资共组公司。9月,鸿海还在布局海外运营基地,和泰国石油子公司ARUN Plus正式签约,合资在泰国设立电动车制造厂。近日,美国电动车制造商Lordstown Motors与鸿海达成协议,向其出售位于俄亥俄州的厂房与设备,鸿海也因此增加了一个海外生产基地。

由此可见,制造工厂、合作伙伴均已逐渐到位,还有产业链上下游积累的资源加持,鸿海电动汽车的量产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鸿海开启产业链垂直整合,下一步是完善软件平台

正如刘扬伟所言,要将鸿海在ICT产业的优势延续到电动汽车赛道,一方面是优质的平台,另一方面是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产业能力。如今来看,鸿海在前者已有一定的储备,后者包括软件、半导体、固态电池等还需完善。

对此,鸿海集团龚培元强调,集团蜕变的开始,就是以软件定义企业为核心,在发展电动车产业的同时,集团将针对电动汽车车载所需要的软件推出开放平台、算法软件等项目。在集团硬件平台造车已经到位后,下一步将是软件平台的完善,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自动驾驶等领域。

智能座舱领域,今年5月, Stellantis和鸿海连同其子公司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一家名为“Mobile Drive”的合资公司,其目标是加速技术开发,通过先进的消费电子产品、人机交互界面和服务,提供超越消费者期待的创新车载用户体验。

未来汽车将越来越多地由软件驱动和定义。当今与未来的消费者对软件驱动创新方案的需求和期待与日俱增,期望实现驾驶员和乘客与车辆内外的进一步连接。鸿海集团负责智能座舱领域的徐宏民博士表示,智能座舱开发,以及先进驾驶辅助的整合,需要善用AI技术,以无缝融合智能感知、控制,建构全新座舱体验及安全驾驶。

图源:鸿海

如今,十分清晰的是,在新的和未来的车辆平台中,电气和电子的体系架构(E/E体系架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软件功能从分散式控制器转向只有几个专用域控制单元(DCU)的集中系统,例如用于自动驾驶功能。所有这些软件应用程序都将得益于一个顺畅的中间件集成平台,以处理系统的集成。

鸿海投资的企业AutoCore.ai拥有独立于SoC外的自动驾驶运算平台,其具有内建自定义功能的低成本、低功率、可扩充且可靠的系统开发安全功能的中间件,可实现车内网络之间的信息控制。

此外,在未来的大势所趋——自动驾驶领域,鸿海将与Tier IV等合作开发自动驾驶一站式解决方案。

为了支持软件方面的创新,在科技日上,鸿海集团正式宣布将成立软件研发中心,规划集合集团内部1500名以上的软件应用人才,并在三年内再招募1000名以上软件研发工程师,打造EV软件应用生态系统。

写在最后

目前看来,鸿海在电动汽车行业的定位是卖平台,希望结合供应链打造平台,为不同电动车厂造车,但何时真正落地,能不能被众多车企认可,能否成功复制手机行业模式,如鸿海集团所希冀的,预计5年后电动汽车将是集团下一个兆元(万亿元新台币,约合350亿美元)产业,现在来讲还是一大未知数。

(校对/holly)

责编: 干晔
来源:爱集微 #芯智驾# #鸿海# #思林杰#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