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人物】王志功:放弃高薪毅然回国 “志”在射频芯片攻坚和人才培养 “功”成仍未身退

来源:爱集微 #王志功# #芯人物#
10.2w

【本期人物】王志功,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名誉所长,在东南大学获本硕学位,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电子系获工学博士学位。担任过国家863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电子科学与技术组成员以及中国侨联特聘专家。迄今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4部、译著6部和教科书13本;获得各类专利100余项。

集微网报道(记者 艾檬)时间既是馈赠,亦是分野。

1997年9月,秋色宜人,一辆轿车向德国特里尔急驶。王志功驱车500公里,和全家一起来到马克思故居,拜谒这位世界伟人。他用心灵与这位世界伟人对话:“你当年为了共产主义不得不流亡国外,你是我心中的榜样。我来向你道别,因为我将回到生我养我的祖国,为祖国的事业而重新奋斗。”

这一时间节点成为王志功教授人生的新“分野”。

如果说在这一时间节点之前,写就的是一个莘莘学子在求学道路上不断钻研、不断探索并勇于挑战的登攀剧本,那么在回国之后,王志功教授则在为我国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全面突破、一大批中坚人才用心培养、国内半导体业发展献言献策做出巨大贡献的道路上筚路蓝缕、孜孜以求的芯“剧情”。

这一“转折”其实不易。

从40万元到2000元

因为这意味着:王志功教授要放弃当时约40万元的年薪,放弃世界一流的研究条件,放弃绿卡和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并拒绝美国IBM等大公司的邀请,虽然回国任定居专家,但当时工资还不到2000元。

“落差”如此巨大,又是什么让王志功选择了这条“难走的路”?

这要从王志功在1984年底被选送到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进修开始。

王志功还记得,当时的导师是德国著名的微电子专家Bosch(博施)教授。他领导的微电子中心从事高速集成电路的研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对王志功的要求也很高。王志功一去就参与了对容性耦合差动放大电路的课题研究,他夜以继日,8个月后就取得了一系列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Bosch教授在肯定之余也寄望他能将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此,Bosch教授从州政府为其申请到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奖学金。因此,王志功成了他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中国博士生。

在Bosch教授的激励下,王志功提出了窄带再生分频式时钟恢复电路的新思路。受到德国邮电部的高度重视,资助了30万马克。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打拼,两次工艺流程,最终成功地研制出了一颗创造世界记录的超高速集成电路。

优秀的人到哪里都会发光。到了1990年夏天,以优秀成绩取得工学博士学位的他,经Bosch教授推荐和国内同意,来到德国弗朗霍夫协会所属的应用固态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从事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他充分利用研究所优越的工作条件,加上自己的努力拼搏,连续7年在德国政府组织的5项联合攻关项目中承担最前沿的攻坚课题,成功设计了上百种光纤通信用超高速、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连续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7年共发表论文80多篇,申请了7项德国专利和3项国际专利。此时,他的成就已让同所的各国科学家钦佩,并难望其项背,他成了该所的客座研究员、国际电子电工协会高级会员、纽约科学院院士。

可以说,这些成就不仅为所在的研究所争了光,而且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此期间王志功的妻子也在拼搏中以优秀成绩获得了牙科医学博士,开始了博士后的研究。尽管事业处于黄金时期,生活也温馨安宁,但王志功夫妇身居异国,始终难忘祖国。他们深深懂得,只有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多年刻苦钻研掌握的高新技术才有意义。

而契机很快来了。1994年-1996年两年间,王志功两次应邀回国讲学,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所报告国外高科技发展动态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同行探讨中国发展光电子、微电子的道路,交流专业技术的方方面面。王志功感慨地回忆说,那次回国交流,他既目睹了祖国的巨大变化,也感受到了祖国对高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意识到回国可领导一个梯队有更广阔的天地可以驰骋,这更加坚定了他回国的决心!

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当祖国和母校向王志功发出召唤的时候,他与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的妻子一致认为,这是实现回国做贡献多年愿望的一次时机。所以,毅然决定放弃国外一切优越条件,并带着两个刚上完小学三四年级的儿子,离开居住了13年的德国,回到了阔别15年的母校——东南大学。

机会给有准备的人

王志功教授是如何与东南大学结缘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王志功艰难的求学之路。马克思有这样的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个在小学五年级课本上背下这句话,却成为他一生中的座右铭,并用半生的努力和追求实践了他对马克思这句名言的理解。

1954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王志功,小学是在勤奋学习中度过的,但毕业时“文革”开始,12岁的他回到当时的“生产小队”当上了一个小农民。乡土气息农家情,教会了他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活。他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干了两年整劳动力的各种农活。1968到1970年,他回到原来读书的“小学附设初中班”断续学习。

作为生长在毛泽东时代的少年,两年多时间里,他努力学习功课、特别是学习和宣传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诗词37首和“毛选四卷”,并努力按照毛泽东思想做人做事,先后出席公社、县、地区和河南省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正因为如此,1971年,他受当时的县人民武装部推荐,当上了当时政府的机要单位电信局的一名合同工,被安排到一个山区的邮电所当电话接线员,主要为上下级政府之间信息的下达上传或全天或整夜工作。渴望学习的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以农家子的执着,一方面自学了一些高中课本,另一方面研读了电话机、电话交换机原理、无线电广播等邮电和广播方面的书籍,培养了修电话机、装收音机的业余爱好。这为他此后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为他近50年从事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光纤通信和神经通信电路与系统设计与研发打下了基础。

而由于他积极而认真的工作和努力学习的表现,到了1973年,他被评为公社级劳动模范、市级优秀团员。脚踏实地,切近目标的实现,成了他冲向下一个目标的契机:他所在的“公社”推荐他参加了当年工农兵学员招生的文化考查,勤奋又使他从农村的弱势群体中脱颖而出,梦想照进了现实,搭上了开往高等学府的列车,踏入南京工学院(也就是现东南大学)的大门。

那年王志功十九岁,但他下定决心,要弥补大好年华里没有正规读书的遗憾。因此,他十分珍视难得的机会,力争把分分秒秒都用在学习上。学习高等数学,总是以超过讲课内容三个月的进程向前钻研。为了弥补自己少年时代没有学英语的空白,上大学后才从ABC开始学起的他坚持每日清晨读一个小时,晚上写一个小时。这为他日后发表数百篇英文学术论文和几十次登上国际学术会议讲坛打下了英语基础。此外,他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读了马克思的名著《资本论》,这为他十年后到德国和英国追寻马克思的足迹做了思想准备。

三年半的大学学习生涯,可以说,王志功全部身心都扑在了学习上。

也正是因为他在当年那种特殊年代的努力学习和踏实做人表现,在大学毕业时他被留校任教。而他并没有就此放松要求,他仍一边参加教学和科研,一边加紧数学、英语和专业的进修。由此,当1978年全国大学恢复研究生招生时,他及时掏出“车票”,登上了恢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第一趟列车。

现在被称为国内半导体卡脖子技术之一的EDA工具,却是当时王志功硕士课题研究方向的前身——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但在七十年代末国内计算机还很少,后来南京工学院计算机系进口到一台微型机,白天排不到上机时间,王志功就晚上八点钟进机房,第二天早上八点钟离开,持续近两个月,从而采用当年最先进的FORTRAN语言完成了近两千条程序语句的编写和调试,对十多种典型电路进行了分析。他正是由于从电路理论、分析方法和软件工具上为集成电路的设计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和扎实的准备,为他此后40余年在集成电路设计不断取得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正是因外他进行了如此艰苦的努力和创造,他以优秀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

不断勤奋学习、积累知识的王志功,在研究生毕业后,顺利进入著名学府上海同济大学电气系任教。凭借优异的表现,在任教的第二年学校就为他安排了脱产学习德语的机会,并在不到一年时间的学习结业后,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组织的出国德语考试,1984年底就被选送到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进修,一年后导师为他争取到政府的奖学金转为攻读博士。

他的事业之旅,驶上了高速公路,这也为后来的回国埋下了新的伏笔。

“一个人不能迷信天才,不能自恃聪明,学习需要勤奋,知识在于积累。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这既是他在数年刻苦求学生涯中的深刻体会,也让他在不断践行中登攀了一座又一座高峰。

射光所的“跨越”

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回国之后,为国效力的满腔热忱如冰山解冻、飞瀑直泻。尽管王志功接手的是从60平方米的空屋子、100万元启动基金、一名助手和2名硕士生起步创建“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射光所)这一艰巨的任务,但王志功已然干劲十足地投入到新的“战役”中。

王志功还记得,在研究所初创的多年时间里,他根本没有节假日,每天研究所的灯光都一直亮到深夜。四五公斤重的笔记本电脑,从步行到骑自行车上下班,从国内到国外,他几乎从不离身。“王老师都不知道疲倦的,对于我们写的论文每一篇都会亲自把关修改,每一页都布满标注。”他身边的学生这样说。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常常发现,王志功为他们修改的论文是夜里12点以后发出的。

图为王志功教授在指导研究生

那时国家还不富裕,他必须做到多快好省。为装备实验室的硬软件,他与国外众多供应商展开全方位的谈判,经过上百次的传真和电子邮件往来,反复分析比较,终于都以最优惠价格购得。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志功带领团队日拱一卒,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等十多项研究课题支持下,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学,以平台建设带动科研,不仅开辟了国内外10多条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实现途径,培养了一批批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生和硕士生的研究梯队,更是集结发力,在众多科研项目上屡获佳绩。

王志功还记得十多年前8月的某一天,专家组在南京对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的“射频、超高速与光电集成电路无生产线设计平台”的研究和建设成果进行了鉴定。经过认真讨论,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射频、超高速与光电集成电路无生产线设计平台”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多项目晶圆芯片制造服务、芯片测试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结合、学研产相结合的特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这一天,王志功教授感到由衷地高兴。因为这是他在集成电路设计的崎岖道路上实现的四级跳:第一级跳是在硕士课题研究阶段的从了解集成电路到创作集成电路设计工具,第二级跳是在博士课题研究阶段的从集成电路设计理论到应用集成电路工艺设计出高速集成电路,第三级跳是博士后研究阶段的从双极性硅晶体管工艺转到采用砷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工艺设计出微波和超高速集成电路,这第四级跳就是回国后从在国外掌握的双极性硅工艺和砷化镓工艺转到采用集成度更高且成本低但设计难度更大的CMOS工艺设计出同样高频和高速的集成电路。他领导建立的“射频、超高速与光电集成电路无生产线设计平台”更是开辟出他所掌握的多种工艺的国内外十多条工艺线,为培养我国集成电路高水平设计人才创造出了优越的条件。

可以说,历经多年的科技长征到达了一个新的起点。而王志功教授和他的研究团体并没有在功劳薄上自满,仍然一路勇往直前,一路将激情和理想奉献,用辛勤汗水浇灌的、深植于民族自尊的科研之花。

图为王志功教授在测试芯片

在身体力行的王志功教授的指引下,射光所一路“乘风破浪”:2006年以来成为“江苏省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工程中心”和“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成了完整的射频、光电与生物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MPW模式制造、封装测试和产业化推进的环境与平台,具备了成批设计超高速、超高频、光电和VLSI集成电路的条件。

这一“奋斗史”其实也是在大陆半导体业进阶时代浪潮中涌出的“新浪花”。度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随着中国成为重要的消费大国,全球半导体产业逐步复苏。多项国家重大政策相继出台,产业开始大整合,下游终端企业大爆发,中国半导体产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到一个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在这一时期,集成电路设计业、制造业、封测业、设备业均得到了全面发展。

射频器件作为无线通信不可缺少的基础一环,技术革新是推动无线连接向前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一方面是通信制式的不断升级,另一方面是万物互联时代的大潮汹涌,射频器件行业成为成长最快且最确定的方向性资产,而国内在这一领域还面临诸多挑战,在工艺、集成、性能方面有诸多难关要越。

乘着国家、产业与市场的东风,射光所也在发挥攻坚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任:不仅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研究课题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多项,企业合作项目30多项。在微电子光电子高技术人才培养也不遗余力,成立20余年,射光所培养出一百多名博士和一千多名硕士,其中有30多名博士和博士后成为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教授和副教授,上百名成为国内包括华为、中兴通讯等一批知名企业中集成电路设计的领军人物和骨干,还为国内众多企业培训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人员3000多人,为国内的射频光电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贡献了强生力军。

此外,射光所开展了无线传感网射频收发芯片、GPS射频接收芯片、10Gbps和40Gbps甚短距离并行光传输芯片、与高速集成电路与系统系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众多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走出了一条“学研产”的广阔道路。

不仅改写了在这些领域的“空白”历史,更在加速国产芯片发展的征程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国建言献策和组织创芯大赛的“功绩”

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王志功不仅带领着射光所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地,更心系国家半导体业以及人才的发展,并为此献计献策,殚精竭虑。

2000年1月3日,时任副总理李岚清在《关于国家设立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开展中国芯片工程的建议》上批示:“要作为重大战略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加速我国微电子和软件技术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支持我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共和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攻坚战打响了。这份建议书,就是王志功教授执笔的。

随后,王志功教授还参与了《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国发(2000)18号)起草的工作会议,该文件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也使得国内数十所著名学府参与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蔚然成风。

而在中兴、华为事件之后,王志功教授再次挺身而出,先后向教育部、工信部和中国侨联提交了“关于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推进中国芯片工程的建议”的建言建议书。2018年王志功教授在建言建议书中提出的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的建议,已被国务院学位办于2020年批准设立,为全国重点高校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开辟出一条新的金光大道。

王志功不仅为国献智献策,还为我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培养孜孜不倦地贡献着知识和力量。归国24年来,他先后撰写了4本集成电路设计相关的著作,主编了10多本集成电路设计的教科书,并编译了6本集成电路设计相关的著作和教科书,发表集成电路设计高水平论文6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一百多项。而且,十多年来,王志功还担任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专家委员会、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和全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的指导工作,身先士卒,耕耘不辍。

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半导体行业堪称人才密度最高的行业。一个人、一个团队往往能影响整个产业。纵观过往,台积电、三星等半导体头部大厂的崛起史就是一部人才争夺史,而大陆半导体行业的兴盛依然离不开关键人才的带动,而关键人才的培养是从大赛中、实战中历练出来的。

旨在提升在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工程素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助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一直在蓬勃推进中。在中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的发展历程中,2000年以来,王志功教授一直担任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10年开始,王志功教授即以专家身份参加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

此外,1996年8月开赛的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王志功也积极参与,倾力指导。2010年以来,王志功教授一直担任“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迄今为止,“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已举办15届,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遴选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成为全球华人乃至世界电子设计人才的一次盛会。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志功还是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联合创始人。2017年,王志功教授向“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创始人清华大学周祖成教授提议,将集成电路设计从“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分出来,单独组织。由此“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创立,到今年,“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已连续举办三届,切实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了集成电路领域优秀人才的培养。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的“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闭幕式上,王志功教授荣获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唯一“最佳贡献奖”。

图为王志功教授荣获“最佳贡献奖”

这些大赛与大陆半导体时局息息相关。从2014年到2020年这一阶段,前期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风,蓄势待发;后期由于迅猛的发展势头引起西方的警惕,继而引发了中兴、华为事件以及中美贸易冲突等一系列演变为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科技冷战,产业链“国产化”日趋紧迫,国内行业面临着涅槃重生。

2016年,为了推动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人才走向国际舞台,集成电路科研成果向世界展示,同时吸引海外专家前来开展学术与技术交流,王志功教授慨然应允担任“集成电路与微系统国际会议(ICICM)”主席。迄今,该系列国际会议已成功举办五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目前,他正在与会议组委会专家和有关方面积极努力,筹办今年10月在南京举办的第6届ICICM国际会议。

荣誉加身的王志功教授仍屡获殊荣。而在最近公示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中,王志功教授主编的《集成电路设计》(第3版)荣获高等教育类奖励。

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王志功教授数十年如一日,不仅兢兢业业承担起射频技术与产业化的兴盛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助力产业实现了多维突破,桃李亦满天下;还殚精竭虑,为我国半导体业发展建言献策,为国内半导体业人才的高速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如今,67岁的他现仍然在众多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仍将持续在国内半导体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中书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校对/清泉)

【作者简介】

李映,集微网“深度报道团队”核心成员,笔名艾檬。具有20余年电子信息业媒体从业履历,文笔过硬,具有网媒、纸媒、新媒体领域丰富的媒体实践经验。

长期关注并报道半导体产业链技术、投资、市场和产业热点事件,擅长企业商业模式、人物专访及行业深度报道。

关注领域:半导体、AI、汽车电子、投融资、创新创业

微信:ilovekm2008

邮箱:liying@lunion.com.cn

责编: 慕容素娟
来源:爱集微 #王志功# #芯人物#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