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智驾】华为不造车更胜造车,汽车进入“春秋战国”

来源:爱集微 #芯智驾#
2.2w

芯智驾──集萃产学研企名家观点,全面剖析AI芯片、第三代半导体等在汽车大变形时代的机会与挑战!

(集微网报道)随着以手机为代表的科技行业成为高度内卷化的存量市场以及智能汽车行业的火热势头,一众科技公司争相入局智能汽车产业,覆盖车载系统、自动驾驶、动力系统、整车制造等等细分领域。

有人调侃:“这几年不仅新势力发展势头凶猛,连做手机的、做无人机的,甚至做房地产的,都要入局造车了。”

无疑,汽车行业正处于传统向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迈进的关键节点上,全球正经历着第三次造车浪潮。

前有造车新势力的乱战,以小鹏、蔚来、理想为代表的车企开拓了市场,收割了丰厚的资本。可是上一波的浪潮还没消退,新玩家已经高调入局,小米对外宣布要花100亿美元造车、滴滴也开始布局挖人造车,甚至华为、大疆等科技巨头也要进入汽车市场,2021年可谓是智能汽车最热络的一年。

智能汽车行业俨然已经进入了新的“春秋时代”,而汽车也被誉为手机后的下一个风口,赛道竞争才正要打响。

华为汽车生态的野心

尽管华为在多个场合都表示不造车,而是作为一个ICT(信息通信技术)供应者介入行业,帮助企业造好车。

华为显然已经成为汽车圈里面最受关注的一员,其在上海车展期间密集地发布了一系列产品和生态。

车展前夕,华为举办了HI新品发布会,发布了鸿蒙OS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810、4D成像雷达、自动驾驶开放平台以及智能热管理系统

4月17日极狐阿尔法S正式发布,搭载华为HI(Huawei Inside)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信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服务,以及激光雷达、AR HUD在内的30个以上智能化部件。同时,它也是首款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电动汽车。

车用鸿蒙系统

4月19日的车展上,华为终端官方微博上已为这场活动做了“预热”:华为要卖车了。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正式发布,搭载HUAWE 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HUAWEI HiCar 人、车、家智慧互联系统以及HUAWEI Sound高品质音乐体验。目前该车已经上架华为官方商城,同时也会陆续入驻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四大城市的7家华为旗舰店,并陆续铺进华为在全国拥有的5000余家体验店。

另外,华为和红旗合作推出了一款新车也在本届车展亮相,新车基于红旗EHS9打造,采用华为HI解决方案,搭载AR HUD和智能座舱方案。

据悉,华为已经和北汽、长安、广汽达成深度合作,用Huawei Inside的方式跟车企打造子品牌,极狐就是和北汽合作打造的子品牌,与另外两家合作的子品牌汽车将在今年年底陆续推出。

短短5天时间,华为一系列发布动作让我们看到华为除了履行帮企业造好车的承诺外,同时也看到帮助车企“卖”好车的尝试。

有业内分析师告诉记者:“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最终目的还是想把自己的系统和生态都全面融入,实现市场化并在汽车市场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态标准。”

目前华为也有为其他主机厂供应电机和电控系统,可是这些都是按照整车厂的要求和标准去实施的。“要在生态里面获得足够的话语权,那就需要把自己整个生态融入到产品里面。”该名业内分析师表示。

华为车BU负责人王军曾对媒体表示:“华为希望能够聚焦核心业务,同时把基础技术、基础支撑做到最好,发挥传统ICT的优势,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领域。”

华为并不是不具备造车的能力,而是它把目光和市场放在盘子更大的汽车生态。至少在当前汽车产业现状下,业界并不急切“华为汽车”,而是华为能帮助车企造车的ICT技术。

相比于其他初涉汽车领域的品牌来讲,华为的优势在于已经初步具备“全栈”智能能力,包括芯片、操作系统、语言、地图、云计算、大数据、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软件迭代升级和云端数据训练等。

在智能电动车领域,所谓“全栈”的智能能力,可以简单理解为掌握所有环节研发或控盘能力,包括底层到应用层,能独立形成系统闭环。

“以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为例,其采用的是华为电驱,三电,这是车的很底层的部件,其实可以理解相当于华为造车了,而赛力斯负责底盘和车外壳。”一名汽车工程师告诉记者。

不能否认,或许我们会在若干年后能看见华为自有品牌的汽车,可是目前在华为的战略上,聚焦ICT技术,与车企进行深度合作的商业模式可以让华为的技术应用到更多品牌更多车型上,而不仅限于一个品牌的几个车型上。

商业模式上,华为能够更加灵活,每个智能化部件可以单独售卖或者定制,同时也可以采取一整套华为的生态部件售卖的方式,为车企提供“全栈式”的解决方案。

不能忽略的是,华为作为零部件提供商,还把车企的产品售卖和营销的工作都做了,华为官网和线下零售店开始卖车便是最好的表现。

有科技圈人士一个比喻,华为要做手机行业的谷歌或者PC行业的Intel,为OEM厂商提供汽车解决方案,而OEM则负责汽车的框架、底盘、外形设计、销售等工作。

虽然这一个比喻并不十分准确,但是道出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野心”,那就是做行业的生态制定者,类似PC行业的“Intel+微软”或手机行业的“高通+Android”

华为大举布局汽车的底气

很多人都认为,智能汽车是移动互联网后的下一个风口。诚然如雷军的名言:“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对于行业趋势的理解力是成功的第一步,而后面更需要投入时间和资金去研发,脚踏实地,才能厚积薄发。

据一名接近华为内部消息的人士透露:“2018年初,华为便已经组建了一个团队,切入车规芯片的研发。可是在2020年产品进入内部评审阶段,被其他团队的产品比下去了,因此该产品研发也进入暂停阶段。”

这表示华为实际早就在汽车领域在做着自身的研究,而向来谨慎的华为在产品体系未成熟之前并不会对外公布太多的信息。

华为这次车展的闪亮惊艳登场,背后更多是其在汽车领域的底气,包括了布局早、投入大、战略明确、不断深耕等原因。

翻开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动作,可以追溯到8年前。谷歌2012年便获得了第一张自动驾驶牌照,2013年华为便成立车联网事业部,开始在自动驾驶领域开始布局。华为称每年都将投资上亿元人民币用于“车联网”领域的研发。同年,华为还发布了前装车载移动热点、汽车在线诊断系统以及符合车规标准的3G、4G通信模块等产品。

作为对比,目前风头正盛的自动驾驶方案公司,图森未来2015年开始投入,小马智行2016年,Momenta 2016年,Auto X 2019年,这些都比华为晚了不少。

此外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招揽人才。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华为便不断进行大规模地招聘985等一流院校的人才,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预计今年华为会在智能驾驶BU投入十亿美元进行研发,并且以每年30%的速度继续增长。

当然这个投入力度与目前百度还有差距,其从2013年就开始测试自动驾驶,2017年开源阿波罗平台,2019年发布Apollo Lite,2020年发布ANP,20年研发投入将近200亿,员工超过5万人。

如果按照华为这个资金投入力度,在庞大的现金流和优秀的软硬件团队协作下,其追赶百度甚至赶超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华为徐直军曾表示,华为内部也有分歧,是直接造华为品牌的车,还是为广大车企提供部件和解决方案,这样的战略决策并不好做,直到这两年才真正厘清该业务的发展路径。

2019年华为整合资源,成立了一级部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那就是给汽车企业赋能。依靠自己在芯片领域的积累,从底层做起,提供车规级的自动驾驶部件,并且在2020年通过了安全认证。除此之外,华为依靠自身在光领域的技术积累,研发了低成本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不断完整整个解决方案并扩大生态布局。

可以看到华为从一开始便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并且持续进行研发与投入,利用自己在芯片领域和制造业领域的量产惊艳,不断投入才有今天的华丽登场。”一名汽车行业人士表示。

科技巨头切入汽车的不同思考

从汽车的整体趋势来看,软件已经逐渐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的主导,电子化、软件化、信息化正在代替以前机械动力部分成为价值中枢,汽车将回归交通工具的本质。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苏菁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传统的车厂认为车是基础,试图把计算机嵌进去,而华为角度不一样,计算机反而是基础,车是计算机控制的外围设备,一个大计算机把车挂上去。这便是传统造车企业与科技企业对于造车的看法不同,本质也会有所差别。

目前已经对外公布或已知直接造车或切入汽车赛道上的科技公司有不少,如今年1月份,百度与吉利控股强强联手,官宣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百度也将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正式进军汽车行业。随后,集度汽车有限公司在3月2日正式成立。

接着在3月30日的小米春季发布会上,雷军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了其最后一次创业的思想准备,而小米也将投入100亿美元下场造车。

据《晚点 LatePost》此前报道,滴滴开始启动造车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目前团队已经开始从车厂挖人,但尚未明确滴滴造车的具体形式和路径。投资界就此曾向滴滴方面求证,对方表示官方不予回应。

据投资界独家获悉,曾一手创立小牛电动的李一男,已投身于造车大军之中。此外360掌门人周鸿祎在上海车展也低调现身哪吒汽车展台。随后,有媒体曝出,360筹划造车已有一段时间,正在和合作伙伴哪吒汽车进行最后的敲定。

科技大佬争先恐后下场造车令整个汽车业界“热”起来,而除了直接造车外,如华为、大疆、海信等不同领域的科技公司都分别切入汽车赛道。

4月12日早间,大疆方面发布信息,旗下大疆车载业务正式亮相。车载业务的定位为大疆旗下“智能驾驶业务品牌”,主要专注于智能驾驶系统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服务。据悉,大疆车载相关业务已经做了五年,目前车载BU有700多人。

4月20日在2021青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论坛现场,海信汽车电子产业布局首次对外展现。海信以车路协同及车身感知核心零部件为切入口,同时依托新型显示技术优势跨界布局座舱电子领域,以汽车空调资源优势布局新能源车空调压缩机和整车热管理领域,总结起来便是车路协同、智能座舱、整车热管理。

实际不同科技公司切入汽车赛道的着力点是有差异的,滴滴造车更多是为了去除驾驶员的成本,最终达到L3、L4级别的自动驾驶;百度、华为、大疆的落脚点比较相似,便是把技术转移到新赛道,以实现市场化; 当然华为更强调与车企的合作,实现更高层次的生态合作,目标不但是在软件系统层面上,同时也有参与硬件化的标准制定。

目前手机领域的主要玩家OPPO,也有内部人士爆料,其也会进入汽车领域。又多方人士向记者表示,从去年年底开始,OPPO相关团队已经做了多轮汽车调研和接触,预估其汽车事业部定在成都。

从OPPO以往的一些动作也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在2020年12月OPPO Reno5系列手机发布会上,OPPO便正式宣布联合国内新能源汽车ONE合作,一同打造“智慧车机互联”的无缝体验,将手机的智能与汽车真正紧密地关系在一起。2021年1月25日,OPPO还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创新中心,主要研发显示屏相关技术,这些技术既可以用于手机屏幕,也可以用于智能座舱的显示屏。OPPO实际在进入汽车这条赛道之前,便已经有不少的积累。

集微网方面也获得独家消息,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苹果汽车项目方面也在做相关5G+C-V2X模块测试验证,预计下半年苹果汽车将会发布。”

今天智能汽车火爆的局面相信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有机构预测智能电动车将会是下一个十年最具潜力的产业,将会极大变革人们的生活。

原来智能汽车的新贵是第一波的新势力造车品牌,而随着具有硬件和软件集成能力的企业进入汽车领域,将开启第二轮智能化新势力浪潮。

如同智能手机带动电子产业链走过了黄金十年,下一个十年或许会是智能汽车等上镁光灯下的舞台。(校对/SKY)

责编: 慕容素娟
来源:爱集微 #芯智驾#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