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昌旭谈缺货,关于国产替代以及炽热的汽车电子

来源:孙昌旭 #缺货# #孙昌旭#
10w

编者按:小米产投合伙人孙昌旭撰写,集微网经授权发布。

昨天朋友圈中浅谈了三个观点:汽车主芯片与智能手机极其相似的趋势,目前缺货的趋势,以及不要再提国产替代回到商业本质的趋势,受到大家喜爱,我今天整理成文,方便大家阅读。

最近研究汽车电子各种尽调中发现,过去几年来,高通就这样静悄悄的逐渐成了电动车智能座舱的霸主,其最新的8155芯片已经在新一代的全球电动车智能座舱中占据8成以上份额,那几个老牌的欧洲和日本公司,已经被他挤下去,英特尔两年前也宣布退出汽车智能座舱领域,尽管曾经十分努力的在往汽车里面挤。

这情形像极了10年前智能手机的演进历程。

记得我2003年第1次全面报道智能手机芯片平台的时候,那篇文章中至少有10家手机应用处理器公司,包括了NXP, Freescal,英飞凌,爱立信,ST,TI,ADI,博通,Marvell, Intel的xscale,高通等等,真是群雄争霸,(那时候MTK还排不上)。可是10年后(2013年),就剩下高通一家了。当然还有后来居上的mtk。

汽车智能座舱的发展真是像极了智能手机,因为其承袭了智能手机的所有智能娱乐功能。接下来会是智能驾驶部分,也是智能电动车最核心的部分,现在仍然群雄争霸,如何发展?

我认为最终还是那个最懂芯片,最懂用户需求,最懂极致性能和极致成本的公司取胜,因为一旦变成成熟大规模商用的东西,芯片就是核心,是算法的载体,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难比登天的MODEM在作怪。历史的故事就是这样的。

再聊聊缺货。本来电子行业周期性缺货是它调整供需平衡的一种自我修正,过去几十年来一直是这样:没有利润了,大家就砍产能,于是就缺货,缺货后就涨价,看见涨价的趋势,厂家就再投入扩产,等产能出来再供过于求,于是又降价,于是又有人砍产能,新一轮周期又开始。

这一次的不同是因为在常有的周期上叠加了两件重要事情:一个是疫情,一个是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事件。本来2020年初由于5G对电子器件的需求增加,应该扩充产能的,但是碰见疫情不但没有增加产能,某些公司还在关工厂,二是叠加华为因为制裁储备了非常长期的库存。这两件事情,使得缺货的周期和振幅都拉长了,20年难得一遇,大家都无比痛苦。不过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些封测等后段已经开始在扩产,今年晶园厂开始扩产,这些产能在明年初会逐渐释放出来,2023年应该会恢复正常。

最近汽车电子热,很多人说短缺是因为汽车芯片缺货导致,这个有点夸大了,在台积电的出货中,汽车电子的比例不到5%。

供应链一直用他自身的修正平和供需关系,一切都是商业行为,利润低了就关厂,有利润就扩产,不要过分的把它夸大成国家之间的斗争。

所以供应链管理, Forecast的预测,是一个非常难的技能,必须要对技术、市场、自己、友商、全球格局都有一个大的了解。

最后再来说说国产替代。

其实我非常不愿意用“国产替代”这个词,更愿意用供应链的本土化采购这种说法。回归商业的本质,供应链最终都是需要本土化采购来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率(如果本土化的成本高,那另当别论)。提高效率不仅包括运输成本,还包括交流的效率,技术支持的效率,所以我们所说的国产替代,实际上是供应链的本土化采购的必然趋势。

只不过以前,大家对国产芯片戴着有形眼镜的认知,这一次突破之后,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很多优秀的国产芯片公司被认知。其实他们并不希望你把它作为什么国产替代,他们的定位都是国际化公司,就像我们现在看见的那些欧美日的芯片公示一样,他们定位也是全球的。

所以咱们不要提国产替代了,就是供应链的本土化采购,目的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让最先进的科技普惠于民。

少一些其他色彩,多回归商业的本质,只有定位于服务全球客户,才能服务好中国客户。

责编:
来源:孙昌旭 #缺货# #孙昌旭#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